第446頁 (第1/3頁)
一葉無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兩人所做的完全不只這些東西,不過兩人並不那麼看重這些,自然是可有可無。
而皇帝見賜婚的兩家歡歡喜喜的,心裡也是鬆了口氣,兩家都是自己看重的人才,有能力又沒太大的野心。賜婚他都是靜悄悄的,就是想給姜榮安反悔的機會,好在沒出什麼差錯。
不過這種事皇帝也知道只能來這麼一回,聽說姜榮安的兒子也要考科舉,到時可要好好看看是不是又一個棟樑之才了。
這是果果過的最後一個年,古青婭竭盡所能地把這個年過得更熱鬧,更豐盛,同時也開始教導果果一些婚後的事情。
很多事情雖說都教得差不多,言傳身教嘛,但總有一些比較特別的,還要教導給女兒,當家做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向陽府那邊,姜榮安已經託姜家其他族人給幫忙帶口信,嚴父古氏是沒辦法來的,只有嚴青禾嚴青樸了,畢竟路途遙遠,舟車勞頓的,對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是嚴峻的考驗。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習俗,即使現在在京城,姜榮安和古青婭也不打算把這些給扔掉。在仔細詢問了齊家那邊是否有什麼忌諱後,姜榮安和古青婭就忙碌起來。
在北方辦宴席,很少有人選擇在這大雪天的日子,都是窖藏的白菜蘿蔔或醃菜乾菜,青菜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吃得起的。
古青婭算了一筆帳,都覺得有些牙疼,這要是在南方,哪裡需要這麼多,而且菜餚有更多的選擇。
因著是要辦果果出嫁前一日的宴席,而姜榮安和古青婭的大多數親朋都不在京城,細數下來,只要三張桌子就夠了。
定好的選單,採購方面就交給姜榮安安排,好在他們當年被賞賜了個小莊子,怎麼說東西也能湊個大半了。
古青婭只負責定好選單,剩下的各有人負責,她就專心地給果果整理起嫁妝來。
當然兩個小女兒也跟在一旁學習,以後她們也都有這麼一遭的。
從四季衣裳到鞋襪等,加上各種箱子傢俱,還有皇帝賞賜的東西,弄了十二臺的嫁妝。
好在很多東西這兩年古青婭都給提前準備了,否則臨時都沒地方去找。不論哪個地方,都會看聘禮看嫁妝,若不是賜婚的緣故,古青婭之想弄個八臺就夠了。
根據齊家的人寰,還要根據齊家那邊的習俗準備一些東西,比如公婆的一身衣裳,然後給晚輩的荷包等。
以前或許是要新嫁娘親自做,不過大戶人家,一般只是意思下動個兩針。果果自然也不例外,她的針線水平並不那麼精緻,做個荷包差不多,衣裳就算了。
好在有熟識的人,將這些給趕出來並不是什麼難事。
嚴青禾和嚴青樸到的時候,已經是二月初二了,而同時到的還有姜榮貴,姜榮安並不意外,也沒時間去意外,婚期越近,他就越忙。
嚴青禾嚴青樸兩人帶來了許多東西,有一半是家裡的人託來給果果的添妝,還有一部分是南方那邊的乾菜醃肉,估計是考慮到北方這個時節沒什麼食材。
送走吃宴席的人,餘下的時候由下人們去處理,姜榮安和古青婭也各有事情,前者招待親戚,後者則去陪果果。
古青婭還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跟女兒說,想起這事,她就想起當年古氏跟自己說的,以及後來自己跟嚴素錦說的那些話,不由為自己的天真而感到不好意思。
等現在輪到自己了,古青婭算是明白了當初古氏的尷尬,跟女兒說這種房裡事,還真不是一般的難開口。
為了說這事,古青婭還把小女兒給支走,然後結結巴巴地說了個大概,怕果果還是沒聽明白,她索性說道:&ldo;如果你實在沒聽懂,就聽你丈夫的,他們男人比較無師自通。&rdo;
果果垂著頭,耳朵紅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