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嚴反對諸葛亮北伐,那是必須的!

因為他才是劉備欽定的統管內外軍事的人,要北伐也應該是他領兵北伐。

但李嚴在蠻族叛亂的事情上表現太差,諸葛亮南征大獲全勝,註定了諸葛亮主導軍事的條件已經具備,他反對也是沒有用的。

但李嚴不會這麼快鬆口,皇帝劉禪也不會很快就批准,他也不允許在朝廷議事只有諸葛亮一個人的聲音。

這就是李嚴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建議,以諸葛亮的公正嚴明,也讓其在廷議上透過的原因,他可不想落個把持朝政的名聲。

但是,如果他親手提拔的部下馬謖,想要反對自己,那是絕對不行的。

這關係到他的名聲和能力問題,如果諸葛亮有了“御下不嚴”的名聲,他不可能順利領軍北伐。

就算是自導自演的雙簧,也只能是王連那樣的下場。

王連在建興元年(公元 223年),拜屯騎校尉,加封平陽亭侯。

在諸葛亮打算南征南中時,王連自知不久人世,就再三進諫勸阻,之後不久便病逝了。

他的爵位由兒子王山繼承,王山官至江陽太守

而且馬謖不能北伐的理由足以駁倒諸葛亮,這是絕不能允許的!

諸葛亮明白,在劉備死後,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明顯高於李嚴。

李嚴希望透過牽制丞相府主持的北伐行動,來提高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和影響力,進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

而且李嚴還害怕諸葛亮北伐成功,那他的威望將進一步提升,而他的中都護徹底淪為擺設。

雖然還有尚書令這個掛名職務,但要解除的這個職務,也就諸葛亮一句話的事,劉禪肯定會在丞相府擬定的聖旨上加蓋大印。

李嚴在蜀漢政權中的地位,將更加邊緣化。

當然,諸葛亮決然不會無緣無故罷免李嚴。

因此,和諸葛亮唱對手戲,才是李嚴存在的意義。

馬謖當然不會和自己的頂頭上司唱對手戲,他主動找諸葛亮要求出仕,也是為了參加北伐,謀取更高的官職,讓家族有自保之力。

尤其是馬良死後的那種人走茶涼,逼得他不得不投奔諸葛亮,要想獲取功勳升官發財,也唯有跟隨諸葛亮北伐一途。

聽了諸葛亮的問話,馬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我這是和丞相一起推演戰爭可能的結局,並不是反對丞相北伐,我現在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為丞相的北伐做準備啊!”

諸葛亮聽了馬謖的回答,有些驚奇,不由得問道:

“幼常,你的軍事謀略,不在龐士元之下,明知道跟隨我北伐,註定無功而返,還要堅定支援我北伐,是何道理?”

馬謖先給諸葛亮潑了一盆冷水,後面是打氣,他早就有了準備,他先是呵呵一笑,說道:

“北伐也許難以成功,但擊敗魏軍幾次,奪取幾個城池,立下軍功,並不是什麼難事!”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說出了必須北伐的三點理由:

第一,北伐是實現先帝的遺願,維護蜀漢政權的正統的需要

雖然我們的實力遠不如曹魏,但畢竟是漢室正統所在,討伐逆臣賊子是職責所在,這北伐還是必須的。

也只有北伐,才能向天下表明:蜀漢才是漢室的合法繼承者,爭取更多的人心和支援。

透過北伐,能夠凝聚人心,穩定內部。

第二,以攻為守,拓展生存空間。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蜀漢地處西南一隅,地域相對狹小,人口和資源有限,與強大的曹魏相比實力懸殊。

如果長期採取守勢,處於被動挨打局面,隨著時間推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