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依舊瀟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此時的蒙古,局勢可謂是錯綜複雜、紛亂如麻。
科爾沁部乃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兒的後裔,名義上他們“效忠於察哈爾”,且接受林丹汗的統轄,然而實際上,雙方的關係卻是相當疏離,並不密切。
1624 年年初,科爾沁部的臺吉奧巴由於對林丹汗的欺凌極度不滿,毅然“率部來歸”,轉而投奔後金。林丹汗得知此訊息後,頓時勃然大怒。1625 年 10 月,他聯合內喀爾喀部向科爾沁部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並在鎮北堡(遼寧開原境內)集結了大批兵力。11 月,林丹汗趁著“河水尚未結冰,草木尚未枯萎”的時機,對科爾沁部展開了全面的進攻。
面臨如此危急的局勢,科爾沁部迅速向後金髮出求救訊號。努爾哈赤當機立斷,命令三子貝勒莽古爾泰、四子貝勒皇太極率領後金大軍火速前去救援。令人意外的是,還未等到雙方正式交兵,林丹汗便匆匆不戰而逃。
吃了閉門羹的林丹汗,很快又與內喀爾喀部產生了激烈的衝突。1626 年 4 月,內喀爾喀部協助明朝攻打後金,然而在養善木(遼寧彰武)之戰中,他們被努爾哈赤一舉擊敗,只得撤退至演水(西拉木倫河),正巧與林丹汗相遇。
在 1619 年至 1628 年,也就是察哈爾舉部西遷之前的整整十年間,林丹汗在獲得明朝經濟和軍事方面大力支援的情況下,憑藉著其相對強大且兇悍的武裝力量,對科爾沁、喀爾喀,甚至包括喀喇沁、土默特等部發起了多次猛烈的進攻。
1628 年初,喀喇沁部聯合鄂爾多斯、阿巴噶、阿蘇特、喀爾喀等諸多部落,並且在後金的有力支援下,組成了一支規模達 10 餘萬人的強大聯軍,與林丹汗統率的萬餘兵力會戰於趙城(內蒙古呼和浩特)。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林丹汗因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
戰後,參戰的各個部落陸續脫離了林丹汗的掌控,並與後金舉行了“刑白馬、烏牛”的訂盟儀式,還鄭重地舉行了“昭告天地”的莊重儀式。
至此,漠南蒙古的諸多部落,基本上都紛紛加入了皇太極的陣營。
眾叛親離的林丹汗此時真真正正地成為了孤家寡人,其“北元大汗”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他被迫一步一步地向西遷徙,處於極為不利的劣勢。即便如此,他依舊頑固地不改變自己的“統一方針”,持續不斷地進攻其他蒙古諸部。
林丹汗“欲貪得有盡之財貨”,儘管嘴上總是聲稱“助兵中國”,但雙方的軍事聯盟實則極不穩定。為了威逼明朝再次增加“賞金”,他在明朝的北邊頻繁騷擾掠奪,不曾停歇。一直到林丹汗病逝之前,北元和明朝都未能成功建立起聯合的軍事行動。這無疑是明朝以重金收買林丹汗政策的慘痛失敗,更是林丹汗“統一政策”的徹底失敗。
而後金卻與原本受林丹汗控制的內喀爾喀、喀喇沁等諸多部落的貝勒進行會盟,成功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聯軍,氣勢洶洶地向林丹汗發動了凌厲的攻勢。
皇太極親自率領大軍,在西拉木倫河流域的“鋪爾哈、鋪伯圖、英湯圖等諸多地方,給予察哈爾部眾以沉重的打擊”,一路將林丹汗的軍隊追擊至興安嶺,“俘獲的人數不計其數,對於抗拒者更是無情斬殺”。
林丹汗本打算予以還擊,然而“諸部發兵數量稀少,且大多持觀望態度,不敢向前”。無奈之下,他只能率領本部人馬自歸化城(內蒙古呼和浩特)渡過黃河向西奔逃,計劃逃往圖白武部(西藏),但“其臣民長期苦於他的暴虐統治,紛紛違抗命令,不願前往”,部眾離散者達到了十之七八。
然而,就在這看似無法扭轉的局勢之中,由於劉松的橫空出世,整個局面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轉變。原本按照既定的歷史軌跡,兩年後就會陷入絕境並被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