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五) (第2/2頁)
仙人草豆腐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冒著生命危險走陸路,因此在思量再三後,只能默許了“王家有田五百畝,家產不足十萬錢,只是一個頗有家產的富農家族,連寒門都算不上。”這個沓氏縣簿賬上的說法是真實的。
列水島
這裡濱臨朝鮮列水河出海口,距離朝鮮王險城非常近。
數十艘商船運載著數百個漢人佃農來到這座島嶼。
他們都是王家在落月原的佃農,隨著王家家主王泰然決定執行“金蟬脫殼”開始,王家便暫停了在遼東的土地兼併。
因為就算王家在遼東兼併了再多土地,也會有很大的風險被皇帝劉徹一張聖旨收為國有並分給無地百姓,所以由於劉徹的種種政策,王家現在對於在中原地區搞土地兼併的興趣已經不大了。
每隔幾個月,就會有幾百個落月原的佃農運往海外諸島,在海外進行土地開發。
你大漢皇帝能管得著遼東,還能管得著海外?哼!
同時,王家也會用糧食、絲綢等從朝鮮換取朝鮮土著當奴隸。
作為朝鮮的大王,衛右渠每天都在賣朝鮮人,使得朝鮮境內怨聲載道。
而在海外諸多島嶼,也形成了這樣的等級制度,那就是王家人屬於第一階梯,王家親兵屬於第二階梯,王家奴僕、丫鬟、治安隊屬於第三階梯,殷商遺民和漢人移民屬於第四階梯,澗人和朝鮮人屬於第五階梯,諸如三韓、倭人、越人、匈奴人等等都屬於第六階梯。
漢人佃農起碼還能自留三層,勉強能填飽肚子。
那些更低階的朝鮮人和澗人,就是純粹的耗材,平日裡當農奴,有事沒事還要被拿去當訓練用的奴隸。
而三韓人、倭人、越人、匈奴人等等更加不堪,完全就是食物,其屍體和骨粉會被用來施肥,甚至是做成飯菜餵養佃農,這樣就可以讓佃農吃這些肉填飽肚子,然後佃農們就可以把更多糧食空閒出來低價賤賣給王家,讓王家擁有更多糧食釀酒賣錢。
列水島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已經從一個荒蕪島嶼,被王家開發成遍地農田和水利設施的小糧倉。
當然,為了將這座島嶼開發成小糧倉,不知有多少奴隸被活活累死,翻開每一塊農田的泥土,都可以看見地下的無數森森白骨。
這樣的開發還會沿著朝鮮南部海岸線一直向東延伸,步步為營,一座座島嶼慢慢來。
不流盡奴隸們的最後一滴血、一滴汗,王家對海外的開發就不會停止!
“這個充滿血腥與罪惡的島嶼,正需要我們鴻雁道的拯救。”已經五十多歲的佃農趙俊下了船,看到海灘上無數累死的屍體,不由得搖搖頭,在心中默默為這些可憐的朝鮮人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