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雁門關下 (第2/2頁)
彈不掉的憂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人如此自信?”
“正如郭奉孝相信我一樣,我也信他。”
相比起未來將要遭遇的對手,丁原這種存在不過是絆腳石。如果連這種對手都過不了,更不要說成就大業了。
荀或望向遠方,心中有些感慨。
昔日的同窗已經天各一方,唯有他與郭嘉走到了同一陣營。其他人既然沒跟來,就證明志不在此。
未來也許還有和其他人遭遇的可能,不過到那時,將不再是以昔日同窗的身份相聚,而是作為彼此的對手而存在。
會有博弈的機會,卻也可能再也見不到面,因為失敗的一方大多會選擇死亡,因為心中都存著傲骨。
高順則是開始揣摩荀或的話,張遼率軍南下馳援之事絕不簡單,否則以劉使君和丁原將軍的兵力,足可對付白波賊,沒必要再抽調雁門的騎兵。
除非……其中另有隱情。
再聯想丁原一眾心腹被處決一事,他心中忽然有了答桉。
荀或一臉讚許道:“這些將士配合得不錯,可是將軍一手操練出來的?”
他之前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守城將士的配合方式與以往所見漢軍有些不同,不過卻很實用。
每每有匈奴人攀上城牆,就會被這默契的配合打落,雁門關能受得這麼嚴密,這種陣型功不可沒。
荀或原本已經做好發動百姓協同守城的準備,現在看來好像不需要了。
“正是。”高順忽然心中一動,眼前的郡守是州牧面前的近臣,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自己一直想做到的事也許能成功。
自己畢竟只是一個校尉,善戰之兵可以練出來,卻無法打造價格昂貴的甲胃。
荀或讚道:“將軍有將才,屈居小小的校尉可惜了。”
這話不僅僅是指高順的練兵能力,也是對其排兵佈陣的認可,有這個人協同守城,他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高順猶豫許久,心裡話卻怎麼也無法說出口,他不善言辭。
好在荀或善解人意,看出他欲言又止的模樣。
“將軍可是有求於我?”
“是的,這種陣法是先祖耳濡目染魏武卒陣型後,花費十年之功改良而成,名曰。”
“如果能輔以重甲,定能使陷陣營戰力大增。大人若是能向劉使君進言,末將感激不盡。”
高順一咬牙,將心中的話一股腦說出來了,隨即整個人就像是上了刑場的死囚般低著頭,任由發落。
“即使將軍不說,我也會向主公舉薦。不過此事容後再議,他來了!”
三國郭嘉,開局劉備重生來招攬
彈不掉的憂傷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