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呆大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就不該低估了古人的強大的修辭水平,不該因為僅僅看過了一次龍門石窟,就覺得此時的景點都比後世看著要鮮活的。
站在大名鼎鼎的金谷澗外,李南不由得發出了祥林嫂式的感嘆。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溼青皋,麥隴朝雊。”光從文字上來看,多麼優美的景象,看到文字的人,腦中不由得浮現出一副春天美好的畫面來。
但是實際上,早春的洛陽郊外中,草木長得很肆無忌憚,對面的春山也是鬱鬱蔥蔥,河流中也有魚兒,水邊也有白色的水鳥,也能看到遠方的麥田,但是跟那段文字傳達給李南的意象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
雖然也讓人心曠神怡,但是後世的祖國秀美的山川中,這種美麗景象也太多了吧。
站在金谷澗外的李南也沒有脾氣,怎麼說,總不能說你這個古人,你的古文也實在太好了吧。
但是隨著他走進了這座秀麗的金谷澗,他又改變了之前的想法。
首先,有一點是李南沒有想到的,此時的金谷園也是個遺址……
不是,說好的亭臺樓閣,堂皇富麗,七尺珊瑚,十里錦障,水泛沉香呢,就這?綠珠樓呢?
看著金谷園遺址中的斷壁殘垣,李南不由得搖搖頭。
後世的金谷園已經完全消失了,化作了普通的小區,本想在古代看看這傳說中的金谷園,究竟是何等模樣的李南,不僅有些失望。
但是也不虛此行,這也依稀能看出當日的盛景好吧。
原本有些失望的李南才走入金谷澗,看到這金谷園遺址,不由得吃了一驚。
正所謂尋龍分金看纏山…呸呸,錯了,是金山為背玉水為帯,這金谷園在兩山之間的峽谷中,藏風納氣,風水還是挺好的,一看就是聚寶的格局。
而且裡面的景色,比起李南方才看到的,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金谷園坐落在洛陽城東北七里外的金谷澗中,方圓數十里都曾經是其範圍,原先的主人隨著山形水勢,築臺鑿池,挖塘造溪,清澈透亮的金谷水,伴隨著人工鑿出的溪道環繞其間,雖然原先的亭臺館閣大多消失不見,但是這人工建設的池塘和露臺就看出其不凡來——完全和山形水勢融為一體,彷彿混若天成。
此刻的金谷澗中,早春清溪潺潺,金谷水在高低錯落的河道里縈繞穿流,隱隱發出清脆的金石之聲,路邊花朵肆意盛放,香氣怡人,更有鳥鳴幽樹,魚躍清溪,望之讓人心曠神怡,完全不比蘇州的園林次。
關鍵這還是個遺址還有幾十裡的範圍,比相對“嬌小”的水鄉園林,不知道大了多少去!君可以想象一座方圓幾十裡的江南園林,就可以體會到穿越客的震撼了。
光是看著諾大的金谷園各種殘留的池塘露臺,李南覺得僅憑自己,就很難想象出全盛時期的金谷園,究竟是何等的瑰麗,要知道當時金谷園可是茂林修竹,百花競豔,亭臺樓閣百轉千回,以蠟為柴,香料糊牆,明珠為飾,恍若天宮瓊宇的,“金谷春晴”可是洛陽人引以為豪的一景!
還是那句話,這諾大的金谷園,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竟然能生生用人工再造山水,弄出一副不亞於大自然本色的奇景來。
因為金谷園在洛陽城外七里,按照此時的規矩,怕是今夜要留宿在此,所以李南中午才施施然出發,等他到了金谷園遺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約莫後世3點鐘的時候。
沒想到,他還是晚了些。
當李南騎著驢踏踏踏地走到金谷澗的時候,發覺當日那名送請柬的道姑已經在金谷澗入口處的等著他了,果不出李南所料,那名道姑已經打散道髻,梳個了雙環髻,換上了淡綠色的襦裙,一副嬌俏侍女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