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殘眼還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不能直接跑到劉禪面前表態,不過這些臣子們依然旁敲側擊提醒他們的陛下,“三互法”畢竟是祖制,此前益州人們為了響應這個政策,也沒有要求在益州做什麼官,如今有了涼州,荊州也奪回來半個了,是不是可以把“三互法”落實起來,讓一些賢才去涼州發光發熱呢?
劉禪向諸葛亮轉述了這個情況後就開始要相父拿個主意,丞相一邊感慨這短波電臺果然方便,一邊幫劉禪分析情況——他先是肯定了臣子們的拳拳報國之心,稱讚眾人能為了朝廷積極出力,真乃大漢之幸;隨後又向劉禪直言,“三互法”雖為祖制,意在防官員結黨營私,過往於益州等地施行,確有其維穩效用。
然當下時局迥異,魏軍雖退,涼州依然是前線,正是百事待興之時,亟需各類賢才能人速速就位,大展身手,不過來涼州前最好能做好準備,畢竟兩地水土不同,在益州安逸慣了的人到了涼州未必能適應。倘若來者做好了心理準備,則大漢確實需要一批人來涼州重新構建涼州的管理體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多數事情都依賴於降將和地方豪強。
當然因為魏國官員剛投奔大漢不久,若是全部換掉的話很可能導致當地的行政工作失靈,因為可以先調派一些基層官員過去涼州熟悉情況,等他們站穩腳跟,再調派高階官員,就可以保證不影響涼州的穩定了。
於是一批調任涼州的基層官員名單就這麼新鮮出爐,這些官員會跟著下一批前往涼州的運輸隊一起出行,並在涼州重新搭建官員體系。
不過這一切都跟張苞無關了——因為他這幾天正在思考,為什麼練兵的時候自己帶的老兵總是打不過姜維那支主要由新兵和羌人組建的騎兵部隊。
最早訓練的時候,無論是張苞還是那500騎軍老兵都對自己極有信心,覺得是教育後輩,贏了也是理所應當的,結果請來馬謖當裁判後,雙方一通推演,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兩軍相遇,擺開陣勢對攻的情況下500老兵會輸!
張苞瘋狂用眼神暗示馬謖無效後不得不耍賴,他強調這500老兵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不少人還配有半身板甲,手臂和腿部也有鱗甲保護重要位置,那批螺紋鋼鐧更是破甲利器,再加上自己這麼勇猛的將領,真打起來肯定是自己這邊贏。
而馬謖的回答也很直接,就是因為張苞帶著的500騎兵全副武裝,所以他們的馬匹負重更大,在與姜維所率領的騎兵接觸後,姜維一方的輕騎兵完全可以控制距離與其拉扯但又不脫離接觸,逼得張苞這500騎兵打不著也跑不掉,等到雙方體力消耗差不多的時候,姜維的槍騎兵發動衝鋒,就能在第一波攻擊中鑿穿張苞這邊,到時候騎兵失去速度,又陷入混戰,就算雙方殺傷相當,張苞這邊也是虧的。
在人的問題上可以鬥嘴,不過在馬的問題上張苞就不好睜著眼睛說瞎話了——目前大家用的都是涼州馬,半斤對八兩,誰的甲冑輕誰的馬匹耐性就好,而涼州馬又以河曲馬為佳,目前張苞帶領的這500半身甲和筒袖鎧混搭的騎兵和姜維的300槍騎兵都乘坐這種馬,而羌人騎兵的馬有點雜亂,既有河曲馬又有蒙古馬(這個時候還沒有蒙古這個概念,蒙古馬當時的名稱已經不可考,意思就是那個意思),於是他最後只好開始掰扯其它理由。
比如戰場上這500精銳騎兵肯定不會單獨作戰而是跟隨大軍,並作為關鍵時刻的救火隊甚至是一錘定音的力量,那麼在他們身邊就該有成體系的步兵,而步兵的弓弩肯定比騎兵的胡弓強(這個胡弓是指胡人用的弓,不是日本那個樂器),所以若是碰上步騎組合,那麼姜維的弓騎兵和槍騎兵肯定會吃虧。
坦白地說這就有點耍賴的意思了,不過姜維思考了一下後認為張苞說的沒錯,他這支部隊訓練的時候只考慮了相互之間如何配合,沒有考慮與其他兵種的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