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這三個問題前人很早就認識到了,但隋文帝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所以被視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第一是中央官制問題。漢朝堅持三公九卿,但從三國起,新建國家都試圖有所創新,比如魏文帝設中書省、蜀後主以尚書令取代丞相等。北朝的官制很可愛,他們從遊牧部族突然變成正式國家,急需照抄一套官制,大多抄自《周禮》《周官》。因為照抄,所以很多國家的元首不是皇帝,而是天王(周天子的爵位),國家領導層是周代六官中的大冢宰、大司徒等,並間有丞相、太尉、尚書令、大將軍等職。隋朝當然不會用這套官制,也不會回到秦漢官制。隋文帝篡位前在北周恢復丞相職務,但很顯然他也不會讓這個王莽、董卓、曹操、司馬炎還有他自己依次當過的職務繼續存在下去了。
其實歷代君主都為廢除丞相這個篡權專用職位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都不太成功,直到隋文帝推出三省六部制,丞相這個伴隨了中華帝國漢晉階段的經典職務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隋文帝在隋初名臣高熲、李德林的協助下,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官制。新制並不直接廢除前代的三公、三師職銜,而是將它們保留為正一品虛銜,實際行政則移交至新設立的三省六部。三省嚴格地說是六省,即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殿中省、內侍省。其中秘書省主管典章圖籍,殿中省主管皇帝個人飲食起居,內侍省則是宦官家政服務中心,都不是行政權力中樞,漸漸人們便習慣了只稱三省。
內史省就是以前的中書省,後來唐朝又改回中書省名稱,相當於皇帝本人的辦公廳,負責草擬詔書,長官為內史令(中書令),副官為內史侍郎(中書侍郎)。門下省曾稱禁中省,負責審核中書省發出的草詔,如果審核透過則發給尚書省執行,不透過則封還給中書省。長官舊稱侍中,隋稱納言,唐後又改回侍中,副官為門下侍郎。尚書省則是具體的執行機構,長官為尚書令,副官為尚書左僕射和右僕射。由於尚書省掌有實權,事務較多,所以分設六個部門:吏部、禮部、兵部、度支、都官、工部。度支後改稱民部、戶部,都官後改稱刑部。六部的長官為尚書,副官為侍郎,隋初每部內設四個司,共二十四司。
這套官制似乎可以找到前代官制的影子,比如三省似乎對應三公,六部似乎對應周代六官或六曹。表面上看,吏部尚書主管官吏任免,相當於周官中的天官大冢宰;度支(戶部)尚書主管財政戶籍,相當於地官大司徒;禮部尚書主管禮儀科教,相當於春官大宗伯;兵部尚書主管兵馬軍仗,相當於夏官大司馬;都官(刑部)尚書主管審訟刑獄,相當於秋官大司寇;工部尚書主管基建工程,相當於冬官大司空(《周官》中司空一篇已散佚,但據判斷應是此職能)。但周代六官是國家最高領導,大冢宰本身就是首相,同時又直接掌管人事。而六部尚書只是政府的中層部門領導,上面還有一層領導限制他們的權力,但這一層最高領導本身又不直接掌管部門,這就形成了一種制衡。
那隋唐官制中的最高領導層呢?按理說就應該是尚書令、中書令和侍中三職,似乎又和漢晉的三公一樣了,但三公分管行政、軍事和人事,在各自領域擁有很完整的許可權,而三省並無特定權力領域,只各自掌管行政程式中的某個環節,這顯然是有本質區別的兩種行政許可權劃分方式,是公共管理科學的一個飛躍。至於六部和周代六官的職能相似,我想一個國家主要就是吏、民、禮、兵、刑、工六事,所以六部難逃六官的格式,甚至現代我們也可以找到組織部、發改委、宣傳部、國防部、政法委和規劃委來對應這六方面的工作,但很顯然本質又早已飛躍。
三省六部的劃分方式部門分工更明確,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降低了權臣專權的機率,是科層制管理體系的一次偉大創舉。舊制整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