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蓋蒂的反擊 (第1/2頁)
暗夜孤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諾頓的蛇形戒指在退格鍵上輕叩三下,crt螢幕突然切換至dec pdp - 10的遠端終端模擬模式。
"還記得在arpa協議棧裡預留的校驗位嗎?"
老威廉聞聲開口,聲音低沉而冰冷,他抽出一張邊緣泛黃的打孔卡,那是1967年阿波羅導航計算機的冗餘校驗樣本,"我們不需要偽造證據,只需要讓現有資料產生認知偏差。"
亨利聽到這話,心中一凜,他瞬間意識到,這看似簡單的決策背後,隱藏著極其複雜且危險的資訊汙染手段。
就像在資料採集層埋下了一顆邏輯炸彈,而這只是汙染鏈的開端。
下一刻,當卡片插入讀卡器時,sperry univac 1100的磁帶機發出異樣蜂鳴。
向量圖形終端上的彈道軌跡開始分裂——左側是原始沃倫報告資料生成的267度仰角,右側卻浮現出用諾斯羅普公司1975年風洞測試資料校準後的312度曲線。
亨利看著這詭異的一幕,立刻聯想到資料投毒策略。
這不正是在原始資料流中注入特定噪聲,使分析結果產生系統性偏差嗎?
諾頓站在sperry univac 1100主機前,眼神顯露出近乎狂熱的專注,帶領團隊開始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將阿波羅導航計算機的冗餘校驗資料與彈道模型進行耦合。
他運用fortran語言,在這臺主機中植入動態權重演算法,那模樣就像是在黑暗中精心佈局的獵手。
很快,向量圖形終端上出現了令人驚異的「雙軌彈道」現象:一條線代表著1963年的原始彈道資料,另一條則是1975年風洞測試資料,它們被強制賦予了083的相關係數,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牽扯在一起。
“這只是第一步。”
老威廉的低語亨利聽得很清楚,他明白,對方是指初級汙染完成後帶來連鎖反應。
果不其然,那些被汙染的資料像是找到了突破口,利用老舊sa系統的冗餘校驗這一自我糾錯功能,巧妙地將自身標記為「合法修正」,如同病毒一般開始次級擴散。
亨利站在一旁,眼睛緊緊盯著螢幕,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知道,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資料戰爭已經悄然打響。
時間悄然流逝,當參議院的工作人員調閱相關檔案時,螢幕上的系統像是被喚醒的猛獸,自動高亮顯示出達拉斯事件與軍火測試之間的關聯性。
然而,這背後蓋蒂家族的操作痕跡卻被完美地掩蓋,一切都被歸因為「歷史資料自然收斂」。
這精準的三級引爆,讓亨利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與此同時,儲存管顯示器上,兩條代表著不同資料的綠線相互交織,如同dna雙螺旋般神秘而複雜,最終交匯點精確地落在達拉斯檔案局某箱蒙塵微縮膠捲的索引編號上。
老威廉見狀,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他拿起光電筆,圈住交匯點的地理座標,聲音沉穩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明天上午九點,《達拉斯晨報》的掃描器會自動讀取這個編號,而他們剛從芝加哥論壇報集團採購的ocr系統……”
說著,他按下控制檯隱藏按鈕,密室角落的ib 029打卡機突然開始工作,發出有節奏的穿孔聲,“恰好搭載了我們控股公司為美聯社開發的字元識別演算法。”
亨利聽到這裡,心中豁然開朗,他意識到這是歷史資料重定向策略的實施。
透過ib 029打卡機在檔案邊緣打孔,形成與諾斯羅普公司1972年質量檢驗報告相同的穿孔模式,從而將《沃倫報告》殘頁的微縮膠捲編號與雷神公司導彈測試檔案繫結。
當檔案掃描器讀取時,便會觸發ocr系統的聯想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