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衫袖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便到了十月。一直密切注意成漢動向的袁喬接到訊息,成漢太保李奕起兵反叛,蜀人紛紛跟隨,兵力達數萬人之多。但李奕率兵攻打成都時,卻被亂箭射死。又有山中的獠人,忽然蜂擁而出,自巴西至犍為、梓潼,布滿山谷,成為民患。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袁喬嘆道,他想了想,從江夏動身,到達武昌荊州刺史府時,已是深夜時分,敲響了刺史府的大門。
桓溫已經就寢,聽聞袁喬漏夜來訪,還是披衣見客。
分析了一番成漢的局勢後,袁喬道: 「明公,如今正是伐蜀良機。」青銅連枝燈座上,燭光搖曳,照得袁喬的臉忽明忽暗,但他的目光堅定無比,「經略大事,本來就不是常理所能推測的,智者瞭然於胸,不必要人人同意。如今李勢無道,臣民不附,而且他恃巴蜀險遠,不修戰備。如果我們率一萬精兵輕裝急進,等他發覺後,我們早已穿過了險要之地,李勢一戰可擒。蜀地富饒,人口眾多,當年諸葛武侯用它與中原抗衡,如果我們得到巴蜀,則是國家的大利。」
桓溫道:「這我也知道。但如果石虎趁機攻打荊州,又如何是好?」
袁喬輕輕一笑,「這種說法,似是而非。石虎聽聞我大軍萬裡遠徵,必然認為我方有嚴密防備,一定不敢輕舉妄動。即使有所侵擾,我朝有長江天塹,沿江的諸軍也足以拒守。望明公決之!」說完,便目光炯炯,直視桓溫。
這番話說得桓溫全身血液沸騰。區區一個荊州刺史算什麼?他又怎能止步於此?如果能滅了成漢,這才是他的千秋功業!他點了點頭,道:「彥叔,我意已決!」
東晉永和二年十一月初五,桓溫率益州刺史周撫,南郡太守、譙王司馬無忌討伐成漢,向朝廷奏明後,不待朝廷回復,便命袁喬率領二千人作為前鋒,大軍從荊州出發,沿長江溯流而上。
訊息傳到建康,朝廷大嘩。這桓溫,怎麼不待朝廷詔令,便擅自出兵?何況,蜀道險遠,他兵力又不足,這一去,只怕凶多吉少。
會稽王司馬昱急忙召來劉惔,問道:「真長,以你看,桓元子此去,是兇是吉?」
劉惔嘆道:「桓溫此去,必能取勝。」
「未必吧?」殷浩哂道,搖了搖手中麈尾。何充死後,司馬昱當政,寫信給殷浩,勸他出仕。殷浩如往常一般拒絕。司馬昱又寫信給他,稱讚殷浩見識深遠,足以經世濟國,又說他的出仕與否,就是時世的興廢。有著「當世管仲、諸葛亮」之稱的殷浩,終於接受司馬昱的邀請出仕,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
劉惔幽幽道:「桓溫善於賭博,不能肯定取勝的事,他一定不會幹。此番他不待朝廷允准,便擅自行事,正如我以往對王爺所說的,一旦桓溫攻克巴蜀,只怕他再也不可複製……」
雖然劉惔就坐在離司馬昱幾步遠處,但他的聲音彷彿像是某種預言,從幽遠處傳來,司馬昱只覺一陣寒氣襲來,不由打了個寒噤。
晉軍從武昌沿長江西上,當先的是一艘三層樓船,正是桓溫的座船,下面兩層是分別稱作「廬」、「飛廬」的房舍,最上一層則是「雀室」,是船上的瞭望臺,士卒如鳥一般,在最高處觀察四周的動靜,因此得名。後面跟隨著數隻樓船。數十隻蒙沖鬥艦緊隨其後,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舷各開數個槳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後面又有漁船改裝的運糧船,更有不少小船,在江面上往來穿梭,傳達命令。
一過夷陵,便入了三峽,兩岸的景色也隨之一變。江水碧綠湍急,後浪推著前浪,拍擊著兩岸,兩岸山連著山,層層懸崖峭壁,遮蔽了天日。山上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倚著絕壁倒垂下來,望之一片蒼翠。更隱約有轟鳴聲傳來,彷彿起於萬壑中的雷聲,細看之下,卻是懸掛在峭壁上的瀑布,彷彿從九天垂落而下,巨大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