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2/4頁)
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之禍,正應驗了老子“致譽無譽”的論斷。
謙恭備至的石奮
謙恭備至的石奮
漢朝石奮就與韓信恰恰相反,堪稱謙虛謹慎、適可而止的典範。
萬石君名奮,姓石。十五歲,做小官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談話,喜歡他的恭敬。於是高祖召他姐姐來封為美人,讓石奮任中涓,把他家遷到長安城裡的中戚里。他做官靠積累功勞當上了大中大夫。沒有文才學問,但恭敬謹嚴沒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奮的長子、二子、三子、四子都因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辦事謹嚴,做官做到了二千石。於是景帝說:“石君和四個兒子都是二千石官員,作為臣子的尊貴光寵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稱呼石奮為“萬石君”。
孝景帝晚年,萬石君回家養老,每年根據定期作為大臣參加朝會。經過皇宮的門樓,萬石君一定下車快步走,看見皇帝的車駕,一定俯身按著車前橫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孫做小官。回家來進見他,萬石君一定穿著朝服來接見,不稱呼名字。子孫有錯誤,不譴責,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對食案而不吃。然後兒子們互相責備,透過長輩的幫助說情,光著上身負荊請罪,改正錯誤,才答應。皇上時常給他家賞賜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著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孫遵循他的教導,也和他一樣。萬石君一家憑著孝敬謹嚴而聞名於各郡各國,即使齊、魯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誠莊重的行為,都自認為比不上他。
長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兒子石慶任內史。石建有事應該向皇帝說,避開別人,暢所欲言,說的懇切,到了朝廷上進見就好像不會說話一樣,因此連皇帝也尊重他。上書奏事,奏章經皇帝閱後發回。石建讀它,說:“寫錯了‘馬’字下面腳連尾應該五筆,如今只有四筆,少一筆。皇帝會譴責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謹慎,即使是別的小事也這樣。小兒子石慶喝醉了回家,進入外門沒有下車。萬石君聽說了,不吃飯。石慶害怕,光著上身去請罪,沒有許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體請罪,萬石君責備說:“內史是顯貴的人,進入鄉里,鄉里的長輩都走開回避,而內史坐車中很自在,正是理所當然!”於是讓石慶走開。石慶任太僕,為皇帝駕車外出,皇上問駕車的馬有幾匹,石慶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馬數完。舉起手說:“六匹馬”。石慶在兒子中是最簡略隨便的了,尚且這般謹慎。他任齊國相,全齊國的人都仰慕石慶家的好品德。不發表什麼意見,齊國就感化而很太平,給石慶建立生祠。
太史公說:孔子有句話說“君子言語要遲鈍,行動要迅速”,說的大概是萬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這可以說是行為忠厚的君子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飛鳥盡良弓藏
飛鳥盡良弓藏
公元前473年,勾踐完成了雪恥復國大業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然而,當勾踐登上他人生巔峰的時候,文仲卻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和文仲同為勾踐股肱之臣的范蠡曾寫了一封信給文仲,信上說:“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勾踐頸項特別長而嘴象鷹嘴,這種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樂,你最好儘快離開他。”讓文仲和他一起功成身退,但文仲不以為然。後來,范蠡棄政從商去了,據說還帶走了美女西施,飄隱江湖,一世逍遙。而文仲繼續在越為官,命為相國。但好景不長,勾踐開始猜疑文仲,讒臣也開始大肆講文仲壞話。所謂“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歷史的邏輯總是那麼殘酷而又真實。公元前472年,勾踐召見文仲,勾踐說:“九術之策,今用三已破強吳。其六尚在子所,願幸以餘術,為孤前王於地下謀吳之前人。”賜文種一把劍,令其自裁。文仲仰天長嘆:“大恩不報,大功不還。其謂斯乎?吾悔不隨范蠡之謀,乃為越王所戮。”一代謀臣,伏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