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第2/2頁)
[美]沃爾特·勞德/譯者:黃佳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加特上尉迫使法國大兵棄械投降。
然後來了兩輛毫無戒心以至於炮塔洞開的法國坦克。腳踏車中隊的格林福爾格中士跳上其中一輛坦克,拿出手槍對準敞開的炮塔,命令坦克車組員投降。他們不敢不從……第二輛坦克的組員也是一樣,甚至還不用拿槍逼迫。
這時,紐加特上尉派遣一名被俘的法國少校連同兩名士兵走進菲爾訥,要求全城投降。不過膽大妄為有其極限,這一回,他只從據守街道的盟軍部隊得到一聲輕蔑的回答。
在海灘上,沒有人知道周邊防線的守衛部隊還能阻擋德軍多久。布賴迪訥的科爾中校有預感德軍隨時會衝上沙灘。他跟理察遜中校持續安排部隊登船,不過他們替自己在近海留了一艘船,準備拯救岸勤大隊,以求&ldo;有備無患&rdo;。這讓他們多了點信心。但是當天晚上兩人低聲交談時,都認為自己最後很可能落入德國的某個戰俘營。
多佛與倫敦掌握的情報更少了。二十八日,海軍總部甚至吩咐坦納特&ldo;每小時&rdo;匯報一次登船人數,而這種命令只會來自對真實情況毫無所悉的人。坦納特耐著性子回答:&ldo;已經盡我所能報告進度,但是接下來好幾個鐘頭恐怕無法進行匯報。&rdo;
不過即便相隔遙遠,有一件事情非常清楚:船隻常常出現在不對的地方。有時候,防波堤畔有許多船隻,卻沒有部隊可以登船;其他時候則有部隊而沒有船。海灘上也是一樣。需要有人在外海指揮船隻交通,正如坦納特上校在防波堤和海灘之間指揮部隊的流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