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第1/2頁)
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日的作戰會議牽涉面很廣,客居彭城的韓王成和魏王豹也列席參見。然他們的身份只是客人,加之手中的力量實在弱小,故而選擇沉默寡言,完全只是旁聽。尹旭突然向他們施了一禮,還致歉恕罪,弄的兩位國王遊戲手足無措,連稱無礙。這麼一說,也等若是贊成了尹旭的說法。
尹旭輕輕一笑,繼續侃侃而突然道:&ldo;因此趙國必須救,只有這樣才能凝聚各路義軍共同作戰的信念。秉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宗旨,彼此相互幫助扶住,才有可能打敗共同的敵人秦國人,渡過難關。只有主動幫助別人,才能指望自己遇難事有人會拉上一把!&rdo;
&ldo;再者,齊國田榮在定陶之戰的行徑已經令天下人所不齒,此番救援趙國,他又因為田角亡趙的事情多番推諉。齊楚身為東方大國,齊國這般不知輕重,我楚國更應該肩負東方第一諸侯的責任,起到帶頭作用,率領各路義軍救援趙國。只有凝聚大家的力量,才能有於秦軍一戰的實力。&rdo;
尹旭一番侃侃而談,就圍繞一點唇亡齒寒,同盟之間該互相救援這一點,慷慨陳詞。眾人聽著都不覺點頭,交頭接耳互相討論。
宋義臉色陰沉,自打尹旭開始說話的那一刻,他便不高興了。宋義都有些無奈了,為什麼尹旭始終都和自己作對?為何每件事都意見相左呢?這一遭又是這樣,當即反唇笑道:&ldo;尹將軍說的不錯,陳述了我們大楚該出兵援趙的理由。只不過,有些事情不是應該做,就要付諸實踐的,還得考慮行動的可行性!&rdo;
宋義嘲弄地看了一眼尹旭,說道:&ldo;章邯、王離在趙國四十萬軍隊,而我們楚國現在能調動的兵力不超過七萬,齊國若不參戰,諸侯的兵力也不過十萬出頭。兵力太過懸殊,如何取勝?到時候不僅沒能救趙國,還搭進去我們楚國將軍的生命,削弱大楚的實力。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從長計議才好在!&rdo;
在宋義看來秦軍與燕趙拼死一戰後,實力必定大大受損,趁這段時間楚國可以壯大實力,到時候未必沒有實力與秦軍一戰。但是當著諸多文武大臣,尤其是韓王成與魏王豹在場的情況下,這話不能說的太露骨。
歷史記載鉅鹿之戰以義軍勝利而告終,給了尹旭足夠的自信和底氣。但這不是他盲從的理由,而是察覺到一些東西,心中有些把握。再者,此戰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哪怕明知勝算極小,也必須要拼死一戰。尹將軍戲謔地看了一眼宋義,輕輕一笑道:&ldo;仗還沒打,怎麼知道一定會輸呢?宋令尹是否太過悲觀了?&rdo;
!!
第一二四章 張良,謀劃
&ldo;仗還沒打,怎麼就斷定一定會輸呢?&rdo;尹將軍嘴角掛著自信的微笑,盯著宋義的老臉沉聲反問。
宋義冷冷道:&ldo;秦軍四十萬精銳,我們兵力不過六七萬,相差懸殊,無異與以卵擊石,勝算微小!&rdo;
尹旭笑道:&ldo;宋令尹您也說了,勝算微小,而不是沒有。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例多得是。不試試怎麼知道呢?若是現在認輸,那才是真的失敗,宋令尹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rdo;
宋義怒由心生,冷道:&ldo;這叫審時度勢,實事求是!以少勝多,是嘴上說說就能勝的嗎?尹將軍憑什麼這麼自信啊?事關大楚萬千將士性命以及大楚國運,豈能兒戲?&rdo;
自信當然是有原因的,卻不能在這說出,一來會被人當成瘋子,二來走漏了什麼訊息,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尹旭回應道:&ldo;國難當頭,大家在此商討軍國大事,怎麼就兒戲了?宋令尹,是自己悲觀,膽小害怕,莫要以此看待別人可否?能不能以少勝多,誰說了都不算,就像您說的實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