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安然,是個後浪 (第2/2頁)
隨猿更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br/ 首先談到鎖國令,就不得不說一說食物與土地的問題。br/ 海祇島實際上是一座人工島,是奧羅巴斯以魔神偉力將地陸從海底升起,為原本居於淵下的白夜國民準備的棲身之所。br/ 由於其特殊的地理構造,海祇島的地形比較適合耕種。br/ 但實際上,這兒的土地是鹽鹼地,還有極為嚴重的聖土化現象,以提瓦特如今的技術水平,無法解決這兩個大難題,培育出能夠在鹽鹼地上也能夠高產的作物。br/ 耕種一途,無解。br/ 於是,魚獲成為了海祇島賴以生存的第一大食物來源。br/ 同時也幾乎鎖死了海祇島發展的上限。br/ 但是,鎖國令一出,幕府禁止漁民出海,直接威脅到了海祇民最根本的利益。br/ 如果不想餓死,那麼海祇島就必須反對鎖國令。br/ 沒有兩全的選擇br/ 其次,是宗教問題。br/ 海祇島與幕府,同為雷神治下之民,這是毫無疑問的。br/ 在那場自殺式的魔神戰爭之後,作為奧羅巴斯的子民,海祇島與奧羅巴斯的性命一起被奧羅巴斯輸給了雷神。br/ 但歷經五百年,海祇島依舊在信封海祇大御神,而不知大御所之名。br/ 你讓幕府的官員們怎麼看?br/ 當然是非常礙眼啊。br/ 在宗教國家中,什麼東西最可恨,那麼毫無疑問,異端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br/ 其次呢?br/ 當然是異教徒。br/ 而在稻妻這麼一個宗教氛圍相當濃郁的國家中,海祇島就充當著異教徒的角色。br/ 被身為正統的幕府迫害,那是再理所當然的事情了。br/ 普通的平民對於海祇島沒什麼實感,畢竟大家基本老死不相往來,祖輩的仇恨也已經成為了歷史。br/ 但在幕府的官員眼中,明明身為稻妻的一部分國土,卻不服從於幕府,海祇島的礙眼程度估計僅次於本身的仇敵。br/ 稻妻民收稅三成,海祇民就得收五成;稻妻民收稅五成,海祇民就得收八成。br/ 總之,有問題海祇民先上,稻妻民稍後再說。br/ 再加上幕府對生長在蛇神遺骸上的晶化骨髓的開採,對蛇神遺骸長達五百年的褻瀆。br/ 讓這份仇恨綿延了五百年之久,一句此恨綿綿無絕期絕對不為過。br/ 鎖國令之中針對出海的限制,百分百有這些仇視海祇島的官員的推動。br/ 最後,便是整個稻妻的問題。br/ 在追求永恆的雷神的治理下,稻妻社會全面固化,上下階級不流動,社會底層毫無出路。br/ 加之鎖國令的頒佈,禁止出海,截斷了海外貿易,導致對外交流幾乎完全切斷,社會物價飛漲。br/ 肥了官員,損了百姓。br/ 社會矛盾空前劇烈,誕生出大量的盜匪和浪人。br/ 這種情況下,稻妻急需一個足夠吸引眼球的大新聞來緩和社會矛盾。br/ 於是,海祇島就成為了這個冤大頭。br/ 反了,正和幕府心意,可以光明正大的發動戰爭,轉移社會矛盾。br/ 既可以解決海祇島這個礙眼的東西,還可以以戰爭之名對整個稻妻放血,穩固自己的權勢。br/ 不反?br/ 除非海祇島是被餓死都不敢出家門的二傻子。br/ 海祇島總會被逼著反的,幕府需要一個足夠大的靶子來吸引民眾的仇恨,將所有的黑鍋都甩到這個靶子頭上。br/ 畢竟br/ ——被相信的才是真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