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村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起堅持抗戰八年啊!」
其他幾人都看著劉春來笑。
劉春來最不願意別人提起這事兒,可好像根本繞不過。
「三舅啊,我不是那塊料,現在爹媽老了。」劉春來想著家裡的情況,以及劉雪為了考大學敢提刀,嘆了口氣。
「這樣也好,有時間,勸勸玉軍,老大不小,早點接班成家。那邊差不多了,回來了來家裡啊……」、
陳孝龍到船上打了招呼,清點了數量後,帶著幾名工作人員就離開了。
往山城去,兩百多公里,這船有些年頭了,速度很慢,而且往下遊走,夏天水流急,為了節省柴油,發動機會以很低的功率運轉,到山城需要差不多兩天時間。
站在駕駛艙前面的甲板,劉春來揮手告別了眼巴巴望著他的楊翠花跟田麗兩人。
運豬的貨船不大,船上除了兩名船員外,還有個餵豬的。
劉春來從兜裡掏出煙,給船上幾人各自散了一支,就跟他們開始變得熟悉起來。
「你這可是好煙,那邊肉聯廠的領導都很少抽這種高階煙的……這餵豬的活,可輕鬆了,60年前,咱們那都是木船,靠著水溜漂到山城,得好幾天呢……這豬呢,餓不得,餓了掉膘不說,還少不少稱,這個可不好交代……」
餵豬的漢子在得了劉春來的煙後,開啟了話匣子。
從他的口中,劉春來瞭解到了不少這年頭山城的變化。
「你可不知道,那城市有些魔性,穿的衣服褲子可怪了,最近小年輕流行穿那種像掃把一樣的褲子……」
劉春來聽到這話,頓時急了!
喇叭褲已經在山城流行了開來?
原來他就知道,可能已經流行開了。
78年10月,《望鄉》跟《追捕》兩部電影引入國內,引發了中國服裝業的巨大潮流。
獅子頭、蛤蟆鏡、喇叭褲、肩膀上再扛一個四喇叭錄音機,往街頭一走,就能吸引無數年輕人羨慕的眼光跟大媽大嬸們的白眼。
最開始喇叭褲興起的時候,學校規定褲腿不能超過8寸,否則受紀律處分;工廠不準出現喇叭褲,否則將會被扣罰工資;很多年輕人父母更是直接行動,拿起剪子剪掉孩子的喇叭褲……
當年更有無數大叔大媽們給《首都日報》寫信,建議加強道德引導,更會在街頭抓穿喇叭褲的青年,把他們押著遊街……
首都一開始是這樣,而這種潮流,要在西南第一大城流行,需要時間的。
劉春來原本還以為,剛開始流行起來。
那樣一來,僅僅是從縣裡收購那些賣不出去的工作服,都能撈一筆起步資金。
「劉春來,別慌!別慌!這年頭練攤很容易,根本就沒幾個人能跟你比經驗……」劉春來安慰著自己。
哪怕原來他本來就沒有報太大希望。
可透過田麗的事情,能瞭解到整個四隊的情況有多複雜。
之所以沒有一開始就張羅各種事情,那是因為沒做出成績,根本沒人信服。
「春來,你咋了?」劉九娃發現了劉春來的不對頭。
「估計暈船,我先躺一下……」劉春來可沒法解釋。
開始思索對策。
如果真的流行開來,就說明練攤的已經多了,不僅賣高價不容易,連時間上,也不會短。
只能走批發的路線。
可最開始,批發也不適合他們村裡走。
靠著規模來獲得更多利潤,對於只有六臺縫紉機的小作坊,根本不現實。
一天都生產不了幾十件。
那就只能在別的方面做文章。
不知道具體情況,劉春來也沒法拿出應對方案,只能先放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