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備嫁了 (第1/2頁)
言蹊雲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傍晚,馬小娟下工回來,看見蘇茉鋪蓋上放著的兩床被褥兩眼放光。 馬小娟上手摸了摸,挺鬆軟舒適的,這棉胎做的可真好。 “蘇茉,這真是公社作坊做的?還不要票?”馬小娟問,心裡已經打起了主意了。 天知道城裡棉胎票有多難搞,只有結婚的時候,才會補助這麼一床。平時都是自己買棉花做的,但自己用棉花做的被子,跟有手藝的師傅打的棉胎差別可大了,睡久了變硬不說,還老是跑棉。 她家兄妹幾人,蓋的棉被幾乎都是她媽手工做的,就她媽那手藝,真是不方便說。差不多每年都得拆出來重做,麻煩得不行。 如果這裡可以做棉胎,那她可得多做幾床,郵回家去。 “是,不要票,只收棉花錢和手工費,一斤棉花一塊一毛五。7斤的被子,手工費1.5元;3斤的褥子,手工費1塊錢。”蘇茉點頭。 馬小娟興奮的差點蹦起來。 她家那邊的黑市,棉花最少都是1.8元往上的,產量少的年份,兩三塊錢一斤都有過。她記得她那個時候剛上初中,她媽本想給她做一身新棉衣褲的,結果棉花太貴,只給做了一條棉褲。 “你確定我們知青也可以做,不是因為你要嫁入大隊了,才給你做的?”馬小娟又問一遍。 這年頭,公社的集體經濟,許多便利都只有本社的社員才可以享受。 “當時齊主任說,知青來紅旗公社下鄉,就也是公社的一份子。那知青應該就是可以做的。”蘇茉也不敢說死。 “你可以去問問,那作坊就在公社供銷社不遠,門口掛了個紅旗公社集體作坊的牌子,很容易找。我看裡面還有木匠鋪那些,你到時候要做櫃子,估計也是去那裡。” 他們剛來的時候,馬建民也說過公社有做櫃子凳子的地方,估計就是那裡了。 “你說,我要是做幾床被褥寄回家去,成不成?”馬小娟靠過來,小聲的說。 “這我也不清楚。不過不拿去賣,寄給自己家人用,應該是可以的。”蘇茉思索,從齊主任的言談舉止看,有創收的機會,他應該不會拒絕。 “或者你秋收結束後,也試著去定做兩床,然後說要寄一床回家。你看齊主任給不給你做,如果給做,就沒問題。” “不過你也不要一次性做那麼多,今年先做兩床,剩下的明年再做。”免得被人找事給舉報了,這年頭見不得別人好的,大有人在。 “行。”馬小娟點頭,“想不到公社還有這樣的好事。我之前就聽說有知青,在大隊買糧寄回家的,沒想到,到我這還來個做棉被寄回家的。” 馬小娟有些興奮,這紅旗公社還真是來對了。 不像別的鄉下那樣,在大山裡。這陸家村生產大隊,到公社騎腳踏車也就二三十分鐘的事,到縣城騎車也就一個小時。 不像她表姐下鄉的地方,說是到公社坐驢車都得兩個小時,進城就更是誇張,得三四個小時。 只怕是被分到山溝溝裡了。 自己還是幸運的。 ******* 之後,蘇茉就沒再去上工,而是留在知青點縫製被套,收拾東西備嫁。 陸家村生產大隊的秋收,在9月29號收完花生後,地裡的活就宣佈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晾曬入庫的事,這些輕省的活,都是分給年紀大的嬸子大叔們乾的。 年輕的小夥子和壯勞力們,則休息幾天,等交完公糧後,就又要去挖水渠了。 縫被套並不難,蘇茉跟陳蘭請教了後,半天時間就把被套給縫好了。 看著剩下三個還是棉胎的被褥,蘇茉也算是體會了一把這個年代的辛苦。 怪不得都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布票實在太不夠用了。 剩下一張被子的被套,只能等以後有了布票再扯布做了。 蘇茉把被褥都疊好,有被套的那床放在最上面,這時,才發現,似乎還少了兩個枕頭。 蘇茉只得趕緊又到公社集體作坊去,找齊主任問有沒有枕芯賣。 正好齊主任這兩天叫棉花鋪的師傅們打了套樣板出來,其中就有兩個枕芯,於是就便宜了蘇茉。 兩個枕芯,連棉花加手工,一共收了蘇茉1.5元。 買好枕芯,蘇茉又想著到供銷社買一套現成的枕頭套,她記得小說上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