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鴻便笑道:“想找他打聽點事情,或者做筆生意。”
小生描眉的動作一怔,看著她又笑道:“打聽什麼事情,做筆什麼生意?咱們這裡是戲班,做生意,是有什麼新劇本嗎?”他原是打趣,但想到一件事情,笑容便又怔了一下。
沈鴻見狀,不錯過打聽的機會,便問道:“看您的神色,是最近發生了什麼新奇的事情嗎?”
“有是有,說起來呀,這也是件好事。”
小生看起來很是愛跟人閒聊,把手裡描眉的筆放下,轉過身眉飛色舞地說道:“我們剛從其他縣裡回來,一個月前去個知府家裡唱戲,他可是大手筆,請了好幾個戲班子輪流唱,讓我們也見識到了不少新的戲;”
“有個從京裡逛了一圈回來的戲班見多識廣,唱了一出京城裡新流行的戲,那故事,那戲詞呀,真是寫得文采斐然,好極了!可恨我們時日太短,班主急著想找人拿到這出戏,可我們又欠了這裡好幾出戏呢,不然今日,你也有福氣能聽到了。”
他神色間可惜愛惜之色盡顯,沈鴻聽了有些意動,便連忙打聽:“這出戏劇叫什麼名字?”
“名字好極了,就叫《西廂記》。”小生想起那天在知府園子裡初初聽到時,神色便悠然往之。
《西廂記》,沈鴻笑了出來。
小生見她這神色,不免好奇地問道:“小姐知道這出戏?”
不僅知道,還知道這戲劇是誰創作的,不過這‘作者’呀,現在怕是要易名了。
秦綺呀秦綺,想不到咱們倆倒是心有靈犀,居然都想到同一種方法來吸引對方找自己。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傳開的時間比她穿越過來的時間要早得多,但無論如何,至少可以確定,有個人,是跟她一樣穿來的,而且還很有可能就是秦綺。
要知道,秦綺可是參演過一出改編自《西廂記》的電視劇,所以十有八九,這人就是秦綺本人了。
她倒是機靈,沈鴻說著便是不由又笑了。
她問小生:“你能確定這出戏劇是在京城裡先流行的嗎?”
“那當然了,那戲班是剛從京城裡回來的,不然哪能這麼快就傳到我們這裡來?”小生說著,又柔柔地笑看她:“小姐,您是有好劇本嗎?可以先告訴我,讓我一睹為快嗎?”
沈鴻笑笑,看來這小生與她一樣,也是個愛看話本閒不住的。
雖然現在可以不必做這生意了,但也多得這戲班子,才打聽到關於秦綺的訊息。
她從懷裡拿出了一個本子來,這是這幾天她呆在書房裡寫的,但不巧的是,她寫的也是《西廂記》,這倒是“撞劇本”了。
小生歪著頭看清了上面的三個字,“呀”的驚叫了一聲,連忙喜不自禁地捧了過來。
“真是怪了,你怎麼也有這劇本?”小生翻開來看,越看越是稀奇喜歡,愛不釋手,他終於可以暢快痛快地看上一番了。
“沒什麼好奇怪的,雖然這已經流行開了,但劇本在這裡有些改編,你們拿去看吧。”沈鴻知道秦綺不耐煩看那些古文,所以這編的定跟她手中的這個有出入,說著笑笑轉身便想走。
小生連忙叫道:“小姐,這還沒等班主回來呢,您有酬金的。”他滿臉歡喜地笑。
沈鴻回頭看他:“不用了,我已經打聽到我想打聽的了,這是給你的酬金。”說著不回頭地走了。
小生怔怔地坐在那兒,還有些不敢置信,等回過神來時,方才有些恍悟:“原來來戲班就是打聽這劇本的訊息呀,那這是屬於尋人,還是尋劇本?”
便也笑笑,覺得真是奇人奇事,就跟自己經常排演的戲文一樣有戲劇性,但又急著想讀,遂丟開不理,繼續低頭一睹為快。
沈鴻和嫋晴出了茶樓,下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