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微臣李景隆見過諸位千歲...”
既走了個對臉,就必須上前行禮。
李景隆硬著頭皮,給一堆小屁孩鞠躬行禮。
“不行不行不行!”
朱權嚷嚷道,“叫叔叫叔.....我是十七叔!”
“叫叔....”
其他小藩王們也跟著嚷嚷起來,各個挺胸疊肚的在那裝大輩兒。
“去去去!”
朱棣伸手,每人腦袋上不輕不重的給了一下,把老十九從脖子上摘下來,“前頭等我去!”說著,板臉道,“不聽話我可不帶你們去啦!”
而後眼見弟弟們笑嘻嘻的跑遠,朱棣整理下身上的常服,笑道,“這是去見爹呀,還是去見大哥?”
“回四爺,臣是去見太子爺!”
李景隆低聲道,“前些日子陝西華州受災,所需的賑災銀子已籌齊了,微臣是去請示太子爺,這銀子是馬上發還是...一步步的發!”
“哦!”
朱棣點點頭,笑道,“你小子行呀!”
李景隆抬頭,“哪行?”
“前前後後,給朝廷弄了幾百萬銀子了?”
朱棣打量著李景隆,笑道,“都說你是大明朝的聚財童子!”
“那都是外邊瞎傳的,臣就是點小聰明.....”
“跟我你還裝什麼呀?我還聽說你在京中的產業,可都是日進斗金的!光是票號,手下就好幾個?”朱棣又道。
李景隆心中一驚,“哪有的事,都是外頭以訛傳訛!”
“裝?繼續裝!”
朱棣點點頭,摟著李景隆的肩膀邁步前行,“錢誰不喜歡,我還喜歡呢.....巴不得越多越好!”
說著,低聲道,“正好遇見你了,我這忽然想起個事來!”
李景隆低著頭,“您說!”
“咱們大明朝實行的是開中法....”
朱棣開口道,“給商人鹽引,讓他們往邊塞送糧食送軍需。我那邊....那幾家商號不行!你們家名下不是有票號嗎?這麼著,我給你四十萬石的鹽引,回頭你幫我那邊送軍需,咋樣?”
聞言,李景隆心中一驚。
鹽乃是國家專賣的,大明朝為了避免給邊塞運輸軍需軍糧而產生巨大的虧空,所以才有了以鹽引茶引為中介,招募商人運送軍需的法子。
這個辦法起源於宋,但卻在明清兩代發揚光大。
但還是那話,真正掙大錢的事,怎麼可能落在老百姓身上?
洪武三年開始實行開中法的時候,確實是招募商人的形式。可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給大明各邊塞,遼東宣大西北西南等地運送軍糧軍需的商人,哪個背後沒靠山?
塞王那邊,用的都是他們的自己人。
沒有塞王的地方,那都是開國淮西勳貴們的地盤。
當地的主將,都是他們的老部下呀!
“這....?”
李景隆尋思片刻,“這....不大好吧?臣家裡確實是有票號,但票號經營的是當鋪和銀票的生意,送軍需...沒送過呀!”
“凡事不都有頭一回嗎?”
朱棣不在乎的笑笑,“就你了!回頭你好好琢磨琢磨,正好...大哥大婚之後你也要跟著我去北平練兵的,這事就交給你了!”
李景隆心中發苦,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四十萬石的鹽引,那可是好大一筆驚天之財呀!
拿了鹽引,去指定的鹽場,比如兩淮鹽場長蘆鹽場換鹽,以他李景隆的面子,起碼能換出五十萬石來。
回頭這些鹽當中,再摻些沙子雜物等,變成六十萬石,那都是他李景隆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