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第2/3頁)
奚圖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彷彿生了腳似的,短短時間之內,全國各處遍地開花。
檄文所到之處,各地州府指揮使紛紛起兵勤王。都察院左都御史溫澤在山東起兵,八萬大軍取道河間府,直撲京師。
殷季得了訊息,煩躁不安。在書房裡和華永庭以及其他幾個幕僚商議對策。
&ldo;李歲明那邊磨磨蹭蹭是什麼意思!&rdo; 端王狂怒,&ldo;當初他眼看就要掉腦袋,是本王獨力把他保下來的!如今他按兵不動,眼睜睜看著勤王大軍集結,莫非是要本王把藩王三衛的家底拼完了再來!&rdo;
華永庭沉聲道,&ldo;殿下當初就應該聽臣所勸,莫要跟方棟結盟。方棟此人,素來城府頗深,居心不正。他已經是當朝國丈,還不知足,如今又搭上了李歲明。臣只怕此人也有逐鹿天下之心。&rdo;
殷季冷笑道,&ldo;好一個方棟,指望著本王的六萬將士跟外面的勤王軍鷸蚌相爭,他來個漁翁得利。&rdo;他霍然站起來,滿面殺氣,&ldo;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方家上下還在這裡!繼言!你親自帶軍去輔國公府,還有回升衚衕的國舅府,把他們方家全部圈起來!我看他怎麼陽奉陰違!&rdo;
孫繼言乾脆地領命,&ldo;是!&rdo;抬腳就往外走。
&ldo;且慢!&rdo; 華永庭急忙道,&ldo;溫澤那邊的先鋒軍已經到了保定府,轉瞬即到城下。眼下還不是和方棟魚死網破的時候!&rdo;
&ldo;這也不行,那也不行!&rdo;殷季怒道,&ldo;你倒是說一個行的法子來!難不成當真要本王開了城門,和外面的勤王軍大戰一場!&rdo;
華永庭陷入了沉思。
書房裡死一般的寂靜。
良久,他睜開了眼。 &ldo;乾清宮的那位,目前並無子嗣。&rdo;
&ldo;廢話。宮裡那幾位娘娘喝下的涼藥,還是華先生親自找來的方子。&rdo;殷季極度煩躁。
&ldo;殷姓宗親裡,和乾清宮那位血脈最近的,就是殿下了。那位已經纏綿病榻整月,若是不幸薨逝,那麼殿下繼位,便是順承天意,理所應當之事。&rdo;華永庭意味深長的道,&ldo;既然順承天意,理所應當,各地的勤王軍,師出何名?便是山東的十萬大軍到了城下,又有何懼?&rdo;
殷季目光閃動,豁然開朗。&ldo;繼言,不急著去找方家麻煩了。你現在就去宮裡找榮廣益,叫他去找那幾個道士,跟他們講,丹藥的方子,需要再改改。一日進獻一丸,也改為一日進獻二丸。&rdo;
&ldo;除此之外,&rdo;華永庭道,&ldo;還需要從太醫院裡,尋一位德高望重的來,每日過去乾清宮診脈,將醫治過程,詳細記檔。須得史書記下,那位確實是得了不治之症,藥石罔治。&rdo;
旁邊一個幕僚湊趣道,&ldo;這太醫人選,除了德高望重,還要是個審時度勢的。&rdo;
書房內眾人呵呵笑起來。
過了一日,便有個仙風道骨的太醫,備著醫箱,邁著八字步,不緊不慢地進了乾清宮。
在裡面略坐了片刻,拿一根細絲,系在皇帝的左手脈門。自己隔著寢殿重重的宮幔,坐在外間,手指按住細絲,診了診脈,捻須不語。
容廣益守在旁邊,冷眼看了一會兒,問道,&ldo;馬太醫,陛下病情如何?&rdo;
那馬太醫嘆了口氣,悠悠道,&ldo;陛下這病……&rdo;說著搖了搖頭。
&ldo;可是沉痾難愈?&rdo;
&ldo;正是。&r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