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鱗片 (第1/2頁)
凡人老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從導師辦公室出來後,飯也沒吃,隨便找了間自習室就開始看這本雜談。還別說雜談就是比正史有意思多了,主要講講一些當時瘋言趣事,用現代話說就是當時的一些輿論八卦。
我在讀到唐太宗秘事這一節的時候終於找到了一點線索。原來當初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欲飲毒酒自盡,叛軍不許,於是讓狐行達將其縊弒。
正史上寫道,楊廣死後,由蕭皇后和宮人拆掉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後來陳稜集眾縞素,為楊廣發喪,備儀衛,改葬於吳公臺下。等到唐朝的時候,李世民平定江南後才重新把楊廣以帝禮葬到雷塘。
但這本雜談上記載的要比正史上更為詳細一點。當初楊廣死後,江都行宮大亂,太監宮女連偷帶搶的把值錢的東西帶著各奔東西。
等行宮安靜下來後,只剩下蕭皇后帶著一些皇室子女和個別忠於隋的太監宮女。他們怕叛軍侮辱楊廣的屍體,先偷偷的把楊廣的屍體用布包裹,葬到了一棵樹底下。又在皇宮建造了兩座偽墓,放入一些金銀珠寶,用來迷惑視線。
至於後來陳稜和唐貞觀修建的陵墓葬的都是一些年齡相仿的皇室子女。
這本書上還寫著,蕭後從漠北迴來後,暗中透過她的弟弟蕭瑀暗中聯絡了一些前朝的舊臣,將楊廣的屍體偷偷運回他出生的地方華陰,葬到了華山裡邊。當然這本書上還說到蕭後死後帶著真的傳國玉璽和楊廣合葬到一起。
這本雜談上說的情況和正史差別很大,但是我知道,有的正史為了粉飾當權者的豐功偉績,可信度還不如野史。
我把我導師給我的書影印了一份,原件還給他。我就準備去趟江都,畢竟江都這個地方是楊廣生前待的最後的地方,我去江都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我那該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見識一下傳說的京杭大運河。
我研究隋史,自始至終並不認為楊廣是個昏君,相反他的功績足以媲美秦始皇,只是為了襯托李世民的偉大,才把楊廣黑的體無完膚。畢竟每一個當權者肯定是不會承認自己是造反奪得前朝的政權。
我認為他的戰略眼光已經是很超前了,首先光一條京杭大運河從隋使用到現在就足以說明他的豐功偉績,他不僅加強了南北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還造福了兩岸的百姓。
史書上寫道楊廣徵高麗,修大運河死了兩百多萬人,他是自己揹負罵名來造福後代。很多人認為楊廣不應該三徵高句麗,我個人認為他是不想把難題留給子孫後代,想一勞永逸把高句麗納入中國的版圖,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成為別的國家制衡中國的一個跳板,就憑這一點,隋到現在的那個帝王都沒有楊廣的戰略目光長遠。
正好學校五一放假,我從南京出發直奔揚州,我到曹莊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整個考古的挖掘現場被圍欄擋著,周圍零零散散的站著幾個當地的百姓站在土堆上看熱鬧。
我透過圍欄向裡望去,墓室已經挖開了,考古隊的工作人員正陸陸續續的清理著一些陪葬品。要不是看報道誰都不能相信這是一座帝陵,沒有石象生,也沒有大紅門,只剩兩個小小的土墓,由主墓室、東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組成。和周圍的高樓大廈對比起來,顯得愈發的的淒涼。
由於接近傍晚,我只能就近找了賓館,就近吃了點飯,打算明天再來。
第二天我到達現場的時候已經圍了一大堆的人,耳朵中傳來村民的議論聲:“這好好的,怎麼會出事了?”
“就是,人突然死了好幾個。”
“就說這挖人墳墓不吉利,他們還挖。”
“可惜了這麼年輕幾個小夥子。”
……
聽著他們的討論,我衝到墓坑前邊。就見墓裡橫七豎八的躺著幾具屍體,他們躺在地上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