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第1/2頁)
米蘭Lad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宮中,趙皚先去見了父親,將沿途耳聞目睹的災情流民情況奏知皇帝,而知平江府徐濟川自劾的劄子也很快送至臨安,皇帝閱後果然沒有處罰他,而是如趙皚所料,在朝堂上肯定了他及時開倉賑濟流民的決策,對他公開嘉獎。隨後派紀景瀾赴紹興,將隱瞞災情、賑災不力的紹興知府及相關官員免職,重新任命清正廉潔的官吏主持賑災之事。
徐濟川的劄子中沒有提及趙皚的指點,趙皚原也不想皇帝知道他在外與朝廷命官有所接觸,徐濟川此舉正中其下懷。皇帝對趙皚出京一事十分不滿,本欲罰他,但念及他一路不忘觀察災情,心懷黎民,也就不忍苛責,醞釀過的懲罰也不了了之了。
皇帝召見林泓,林泓自請擅自離京之罪,皇帝雖不樂,但仍表示了對他的器重與期待,要他承諾不再如此任性行事。林泓應承,叩謝皇恩,並請皇帝允許他為官家奉上一席「燒尾宴」。
燒尾宴源自唐代。士子身份遷升,例如登科、榮進或遷除,同僚及友人每每設盛宴慰賀,另外大臣初拜官,按例會獻食於天子,因這兩種情況設下的宴席,都稱為「燒尾宴」。如今林泓循拜官之例請求獻食於官家,官家自然也欣然許可,但囑咐道:「我一人吃不了許多,不必鋪張,略做幾道即可……我聽說宮外人身份不同,喜食的菜餚風味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為官府菜、文人菜和庶民菜。不如你便每種風味各做一兩道給我嘗嘗。」
林泓當即答應,回去稍作準備,三日後入宮,按皇帝的安排借用御廚房,也不要人協助,獨自做出了三種風格迥異的菜餚。
首先奉上的是兩道官府菜:纏花雲夢肉與水煉犢。
那纏花雲夢肉是切好的涼食肉片,肉片呈圓形,外層表皮紅褐色,橫斷面可見其中脂肪潔白,瘦肉呈粉色,又有晶瑩的肉皮線條旋舞於內,與脂肪相繞,狀若流雲。
蒖蒖一見肉的色澤纖維已知是豬肘所做,暗暗詫異林泓竟選用這他一向鄙視的肉類。林泓按宮規請她先嘗,蒖蒖搛一片入口,很快猜到這纏花雲夢肉的做法:取豬肘剔去骨頭,醃製後連皮帶肉攤好拍平,捲成圓筒狀,用布包裹,以繩纏捆,投入醬湯煮熟,待冷卻後解開包裹切片。
用的是肉香濃鬱的豬肉,入口但覺滿口脂香,餘味悠長,脂肪細膩,瘦肉軟嫩,肉皮略帶韌性,嚼起來層次豐富,這些都是很好的,但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太鹹了,倒不是令人無法忍受,但食者吃完一片會很想立即去飲湯水。
皇帝食用後的反應也證實了這點,他嚥下一片纏花雲夢肉後便舉酒盞飲了一口。但他沒有立刻點明這個缺點,而是含笑問林泓:「我聽說國朝士大夫都不喜豚肉,怎麼宣義郎今日以此做官府菜?」
林泓欠身道:「士大夫不喜豚肉,但這一道上至宰相,下至州府官員,幾乎無人不愛。因為唐人韋巨源官拜尚書左僕射時,敬奉中宗皇帝的燒尾宴中,便有這道纏花雲夢肉。後人食此以為吉兆,所以官府菜中常見。」
第二道名為「水煉犢」,蒖蒖卻嘗出食材並非小牛肉,而是用極嫩的羊肉置於玫瑰水中煮到斷生,再切成小塊焦烤,同時灑上鹽及咱夫蘭細末。外焦裡嫩,玫瑰與咱夫蘭勾兌出一種妖嬈的異域香,食之甚美。只是,鹽還是放多了。
皇帝嘗了也道好,盛讚調料香味及肉的雙重口感,但向林泓提出疑問:「你說此肉名為水煉犢,卻為何用的是羊肉?」
林泓答道:「這道菜在官府中用的是小牛肉,但臣不欲取小牛肉,所以用羊肉代之。」
皇帝頓時明瞭,嘆道:「牛是耕畜,無論宮眷或百姓,亦常用牛車,故此朝廷一向不提倡食用牛肉,宮中若非祭祀,也不殺牛。沒想到各地官員無所忌憚,非但食牛肉,還殺小牛犢……唉,『方生勿折』的道理想必早已被他們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