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第1/2頁)
米蘭Lad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此蒖蒖對每次品菜都嚴陣以待,每一塊食物入口,隨著舌頭的品鑑,亦在心裡默默辨別其中包含什麼佐料,是用何種烹飪方式做的。進膳後回到廚房,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幾道做出來,再四處找人提意見。
漸漸地她發現這請人提意見裡也有門道:有人吃過這些菜,會給出中肯的意見;有人沒吃過,卻會胡亂把自己的猜想當配方告訴蒖蒖;還有人明知真的做法,卻不肯如實相告,或緘口不言,或故意指出錯誤的方向,尤其是御廚裡的廚師,慣常這樣行事。於是怎樣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讓他們樂於協作,也成了蒖蒖要鑽研的難題。
「尚食局和御廚,本應相輔相成,但實際上卻相互忌憚。」後來裴尚食告訴蒖蒖,「廚師們技藝越高,越看不起尚食局女官,認為我們不過是坐享其成,還不時挑三揀四,詆毀他們。所以,我們要勤練廚藝,技藝不能遜於他們,在制訂官家食單,或批評御廚菜餚時,若他們質疑,也能從容說出子醜寅卯。」
不久後蒖蒖便直面了來自御廚的敵意。
皇帝每日食單一向是裴尚食制訂,某日裴尚食身體不適,告假兩天,便囑咐蒖蒖根據自己近日所擬的食單來定明日菜式。宮城和寧門外有一處名為「紅杈子」的早市,各種魚肉蔬果,應有盡有,宮中嬪御內人常請內侍們去買了來嘗鮮。蒖蒖見某位尚食局內人買的豬肉頗新鮮,忽然想起御膳裡的紅肉幾乎都是羊肉,極少見牛肉,豬肉更是完全不見蹤跡,遂動了念頭,在食單里加入一道東坡肉。
食單送至御膳所,很快御廚裡廚師之首,人稱「李食首」的李大鴻便怒氣沖沖地來尚食局找蒖蒖了。
將食單往蒖蒖面前桌上一拍,李大鴻高聲道:「御廚不登彘肉,吳掌膳不知道麼?」
蒖蒖鎮定自若:「以往沒有,難道不能增加麼?御膳的種類,難道只能因循守舊,只用那幾種?」
「這是祖宗家法的一部分,國朝皇帝從來不吃豬肉,豈能說改就改!」李大鴻怒道,繼續斥責蒖蒖,說她一點規矩都不懂,不知怎麼當上掌膳的。
喧譁聲傳至尚在嘉明殿飲茶的皇帝耳中,便把二人召來,問爭執緣由。蒖蒖把起因說了,又解釋道:「羊肉雖好,但每日進食,也易上火。而豬肉性平味甘,能潤腸胃,補腎氣,解熱毒,與羊肉交替進食,很利於補虛潤燥。而且民間因宮中貴人推崇羊肉,導致羊肉價格過於虛高,若官家嘗試食用豬肉,百姓聞知,或可多加效仿,從而稍抑羊肉價格。」
皇帝微笑道:「你說的頗有幾分道理。那東坡肉,我做皇子時也曾在民間酒樓吃過,只是感覺有些油膩,不太喜歡。」
蒖蒖道:「豬肉也有不油膩的做法,若官家願意品嘗,奴為官家做一道。」
得到皇帝首肯,次日蒖蒖便找人買來豬肉,來到廚房,取其中精瘦肉切成細薄片子,以醬油洗淨,然後取出自己的鐵鍋,燒紅鍋爆炒肉片,待炒至微白,剷出肉片切成絲,再倒入鍋中,加醬瓜、糟蘿蔔、大蒜、砂仁草果、花椒、橘絲及香油,一起拌炒肉絲。稍後盛出,奉至皇帝面前時加少許醋和勻。
皇帝品嘗後露出笑容:「味道甚美。這做法跟御膳大不一樣,頗有人間煙火氣呀。」
「我小時候,媽媽給我煎炸過肉絲,再加這些佐料和勻吃。」蒖蒖微笑道,「我那時從未想過要學做,後來裴尚食教我還原吃過的菜餚,我便根據自己的記憶配好佐料,但改用鐵鍋炒,這樣肉絲更細嫩,也更易入味。」
皇帝頷首道:「不錯,我也沒想到,豬肉能做出這樣的滋味。可見食材無貴賤,關鍵在掌勺人給予食者的心意。」
皇帝繼續吃了幾箸,與蒖蒖閒聊間,忽聞內臣來報,柳婕妤在殿外求見。
皇帝當即讓她進來,笑而招呼她:「今日吳掌膳做的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