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原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後悔沒把常冠林帶來啊。
這是朱慈烺最真實的想法,可常冠林現在也有要緊事需要處理,又怎能輕易離開?
“若要給六萬人配全裝備須得多長時間。”
“這六萬人是用來做什麼的?”
.......................
“打仗。”朱慈烺沉聲說道,顯然心中已有些不耐。
換做以前,他的脾氣還是挺好的,可這一夜未眠本就疲乏,再加上大敵當前他的語氣自然有些不善。
“敢問殿下與何人對戰?”
“韃子!”
當然是韃子,難道和空軍對戰!
“是韃子滿人還是韃子漢軍?”
王全貴的鍥而不捨終於讓朱慈烺動怒了,但他正要呵斥卻突然驚醒過來。
這才掌權半日怎就容不得別人說話了?
更何況問清客戶需求有錯嗎?
想到這裡,他心中的怒火漸漸退了下去。
一個好的客戶經理必須要了解客戶從事的行業,而他的眼前不正有一個客戶經理嗎?
“敢問老丈其中有何差別?”
一聲老丈傳來,王全貴頓時沒了談論專業時的自信,轉而向朱慈烺連連磕頭:“不敢當殿下如此稱呼,喊我老王便是。”
見此情形朱慈烺心中無奈,但也沒什麼辦法,只能在稍加安撫後靜待老王的回答。
“韃子漢軍多用火器,所以須得用棉甲,武器卻只需普通..........。”
“棉甲?”
“是,棉甲。”
“棉花做的?”
“是。”
“能防火器?”
“是。”
朱慈烺想起武庫中那些“棉衣”,又想起那些紙糊的東西,便試探著問道:“那些紙糊的也是正經戰甲?”
“是,南方多用紙甲。”
“那東西能用?”
“紙甲對抵禦箭矢穿刺頗有效果。”
在王全貴的解釋下,朱慈烺總算鬆了口氣,倉庫裡的那些“棉衣”“紙服”也是正經甲冑。
只是在他的概念裡戰甲這種東西終歸還是鐵的要好一些,為何會大規模使用棉的和紙的呢?
將自己的疑問說出後,王全貴果然給出瞭解釋。
“鐵甲防禦雖強,但成本太高,且維護不易,大規模使用的話還是棉甲和紙甲划算些。”
經過王全貴的解釋,再回想一下常冠林的說法,朱慈烺總算是咂巴出了些味道。
滿人雖有個幾十萬,可與大明相比卻能稱得上是稀有動物,所以他們必須走精銳化的路線。
如果大明現在處於全盛或是中期,想來憑藉龐大數量磨也能磨光他全族,可他們遇到的是一個破敗不堪的大明。
如此他們才能積小勝為大勝,一步步從窩在遼東的盜匪成為現在裝備精良的武裝集團。
但他們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現在的滿清只是剛剛入關,對北方的統治還遠不到穩固的程度,若此時遇到大規模失敗,那他們花費兩代人拼出的“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便會煙消雲散。
屆時漫說漢軍降兵會如何選擇,怕是連他們的蒙古盟友也會生出些想法吧。
可這大規模失敗又談何容易?
應天不過六萬餘未經戰陣計程車卒,更倒黴的是在弘光出逃和八旗名聲的作用下,這支軍隊士氣低落。
也得虧是在守城,而且軍卒家屬多在城中,否則現在還能剩下幾人便真的不好說了。
收回亂飛的思緒,朱慈烺想起擺在眼前的難題便又向專業人士問道:“王工頭,武庫中的戰甲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