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第1/2頁)
盧貝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裡距離關寧城不遠不近,鐵礦焦炭等購買方便,旁邊又有條小河,是遼河上游的支流,能做運輸用,她帶著幾個鐵匠先到自帶的小院子裡,準備研究怎麼能煉出大量的鐵。
大鄭這兩年勘探出不少礦脈,在廣東佛山還建有鋼鐵廠。神祖在時開放了民間煉鐵,不再全部由官府壟斷,是以民間鐵廠大盛,填補了大鄭剛建國的空白,只是現在民間冶鐵的技術不高,煉出的鐵礦多半是黃鐵和生鐵,一天能煉出幾斤鋼的工匠是要被鐵器局供起來的。
戴城頭上綁著布巾,氣喘吁吁地把一整塊黃泥拍在模具裡,用手把邊緣填實,再用木板壓實,把多餘的黃泥刮出來,直到表面變的平整。在烈日暴曬下他的汗水 透過頭巾流到眼睛裡,有些微微的刺痛,卻來不及擦,把手上的這幾塊黃泥倒出來堆在一邊,又開始新的一輪工作。
他旁邊一個半大的少年湊了過來,面板被曬得黑亮黑亮的,嘟囔著說:「叔,我們來這十幾天了,怎麼東家就讓我們幹磚瓦匠的活計,不是要炒鐵麼?」
戴城手上不停,不輕不重地拍了一下小子的腦袋,「東家讓你做甚,你就做甚,廢什麼話。就是替東家做牛做馬也是應得的,那是咱們上下十幾口的救命恩人。」
那小子吐了吐舌頭:「東家對我們好,我是知道的。只是我看東家嬌 白白靜靜的,一看就是個讀書人,怎麼會知道咱們鐵戶的法子呢?讓我們燒這些磚來砌爐子,叔,你不是之前也打算用磚爐來煉鐵麼?最後那磚不都裂了,白白地浪費了幾十斤的好鐵砂。」
戴城心裡也有些疑惑,他們來這個地方也有小半個月了,東家卻沒讓他們先用鹽泥起爐子,而是親自先鑽進山裡好幾圈,帶下來一袋子黃泥來,讓他們用這種黃泥砌了磚窯燒磚。
現在冶鐵多用石爐,石爐不耐用,一般一個爐子只能用上九十天,摸上鹽泥的爐子稍好,但也達不到能連用一年的水準,需要經常維護重修。他年輕的時候也琢磨著,能不能用磚來做爐冶鐵,幾經試驗卻也沒有找到方法,往往是爐溫大到一定程度,裡面的磚石就紛紛開裂,汙了鐵水,自然是失敗了。
他也搞不懂東家要用這些磚做什麼,難道磚爐真能煉鐵不成?可村子裡面七十多歲的老師傅都不贊成戴城當時的主意,東家一個小孩子,又哪裡懂得了這些。
還未等戴城琢磨清楚,只聽到門口有人喊道:「東家,您來了!」旁邊的半大小子耳朵靈,頓時歡呼一聲,把手裡的模具放了下來,興高采烈的朝著後面喊:「東家來嘍!東家來嘍!」
後面乾的熱火朝天的三十多個工匠直起腰來,擦了擦額角的汗珠,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出了喜悅。
只見大敞著的柴門口走進來一頭慢悠悠的驢子,驢子腦袋上方還掛著根白蘿蔔,一晃一晃的,驢子似乎是知道這根蘿蔔是在騙它,只懶洋洋地往前走,不時打了個響鼻。
驢子後面拉著一輛大車,大車上有幾個木桶,裡面滿滿當當裝著的是今天中午的飯食,還有工匠們最喜歡的涼茶。
一位青衫少年倒著躺在車上,面容白淨,眼睛欲眠似醉,一看就是正經人家出來的小公子,正大嚼著手裡的一個紅彤彤的蘋果。
季嵐熙利落地跳下驢車,拍了拍前面驢子的腦袋,稀奇地說:「你倒是又聰明又懶,這法子用了幾天就不管用了。」
剛開始的蘿蔔釣驢還十分管用,驢子撒了歡地往前跑,不到半個時辰便能從村裡趕到鐵廠。現在它便是悠哉悠哉地往前走 ,對頭上的蘿蔔不屑一顧,頗有不食嗟來之食名士風範。
季嵐熙把手中的蘋果核拋給驢子,趕來的戴城對她一拱手,道:「紀東家來了。」
季嵐熙點點頭,她出門在外,女子身份不便,就化名為紀瀾這個名字,也好能出去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