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描述,也算是大致明白了,二話不說就到一邊選料,開始對材料進行的粗加工,至少要做出一個基本的形狀來。
接著鍾師傅又是如法炮製,將另外一個零件的粗加工交給了這裡原來的主人來做,當然由於比較陌生,溝通還是麻煩了一下。
楊輝不是木匠,他連木匠那些東西是怎麼用的都不知道,只能在一邊看著,免得給人添亂。
看到在在木工師傅的手下,從一塊木料。慢慢的變成不規則的異型件,在交由鍾師傅最後測量資料,再對比之後不斷修改,一個個零件就是這麼成型。
終於第一個零件最終成型了,這是飛機的一塊平尾,當然現在平尾的內部活動機構的設計是還沒有完成的,楊輝也是不用管這個的,他只要做出外形就好了,所以這個木質平尾算是相當簡單了,直接透過凹凸配合和機身連線就行了。
整個飛機外形的模型在製造中常規的翼面都是比較簡單,唯一困難的就是機體,當然了為了和整個專案組所說的機體區分開來,叫成飛機機身應該合理些。
整個機身從機頭,再到坐艙處,全都是一些比較複雜的曲面,這個時候就只有靠真正的手工打磨了,而這也是最有含金量的環節。
一直到了第二天下於,整個木質的機身才算是完成,楊輝接到訊息,馬上就帶上最後的裝配圖紙,往現場趕。
來到現場楊輝看到的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機身了,鍾師傅根據各鍾零件的樣子,早就大概知道了了是該怎麼裝配了,已經將機翼裝了上去,這個機翼透過一個螺栓與機身連線在一起,以螺栓為中心。可以做後掠25——67的範圍的活動,算是在外形上做到了完美模擬狂風戰機。
走過去把正在憑感覺裝配的鐘師傅打斷,把裝配圖交給他,楊輝開始仔細打量這個機體的形狀。至少在楊輝看來兩天趕工出來的東西,看起來還是不錯的,可以一用。至少把楊輝要表達的東西都算是表達出來了。
讚許的點點頭,又把鍾師傅叫過來,按照裝配圖的順序開始做整機裝配,這下就快多了,畢竟有圖紙按圖來就好了,不用按感覺,還要慢慢的來想該怎麼裝。
看到一個個零件裝上去,整架飛機的形狀也就清晰了,雖然沒有起落架,飛機模型是用支架支起來的,座艙蓋也是用木頭做的,看起來一點也不透明,但是這並不妨礙整體的效果,畢竟是模型實現了他的作用就好了,至於是不是美觀。這個問題是沒有人關心的。
看到還算可以的木質模型,至少能給人一個直觀的外形理解了。不過這個從來沒見過的漂亮的大傢伙是什麼專案?這是製作模型的三人心裡最大的疑惑。在這個時候資訊還不想後世那麼透明,像狂風這種80年才服役的飛機在國內除了專業的情報部門之外也就只有各大廠所的和核心人士能知道了。
看到三人疑惑的表情,楊輝知道他們可能要想多了,於是解釋一番“這不是我們的專案,這是歐洲的一款才服役的飛機,叫做狂風。這是他的10倍縮小後的模型。”
總算是明白了,原來這是資本主義的飛機,難怪不得看起來這麼漂亮,資本主義的飛機嘛,花架子當然好看了。
這就是當年的主流思想,兩側進氣的流線型飛機就是資本主義的飛機,當年強五就蒙受過這種不白之冤,好在最終還是修成正果了,也算是強五的一番離奇身世了。全當笑料罷了。
“原來是資本主義的飛機難怪不得這麼粗大,肯定和資本家一樣,肚子裡全是勞動人民的血汗,肯動不是好飛機。”管這個倉庫的那位木工率先批判道,厭惡的眼神實在是相當到位,肯定是又紅又專的無產階級戰士。
這時候就必須要向這幾位參與制造的說一下了,畢竟這個狂風戰機是所裡賺錢的希望,不然若是他們不配合的話,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