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徒心理,以及對蘇聯戰爭潛力的琢磨不定,使希特勒又在心裡保留某種指望:在這段時間裡,希特勒閱讀了大量繳獲的紅軍家信,對蘇聯後方平民的窮困狀態有了相當瞭解。這使他懷疑蘇聯其實已經山窮水盡,德國只要再加把勁,或許還能取得相當成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希特勒的決策(3)
一個有趣的細節,也證實了希特勒這種矛盾且動搖不定的心理狀態。他曾就庫爾斯克戰役給德國宣傳部門下達過很有意思的指示:不允許報道德軍的進攻,而要說成是俄國人先發動進攻,但被德國人擊退。德軍在隨後的反攻中,佔領了大片土地並拉直了戰線。
這樣,德軍一旦勝利,就可以說成是蘇聯的徹底失敗;就算德軍進攻失敗,希特勒也依然可以保住面子。不過希特勒關於禁止報道德軍進攻的命令,似乎沒有發到其盟國,以至於後來彼此的宣傳口徑很不一致。
在這矛盾的心理狀態下,也就產生了兩套方案。一套是服從於現實,目的有限的庫爾斯克戰役計劃;一個則是野心勃勃的全面進攻方案。當然,有一點很清楚:如果連目標有限的“城堡”計劃都實現不了,那些野心勃勃的計劃也將作廢。多數軍事統帥們在多數情況下也是如此:雖然他們事先會做出各種預測,但戰爭形勢到底會如何發展,只有打起來以後才會知道。
至於戰後蘇聯和西方歷史學家們,圍繞庫爾斯克戰役真實意圖而各執一詞的爭論,則很難說誰對誰錯,只能從他們各自的政治目的中去探究根源了。這個話題擴充套件開來,或許也可以產生一部《冷戰史學史》,但這並非本書的任務。現在還是讓我們回到1943年的春季,來具體審視一下希特勒的進攻計劃。
2、“城堡”計劃
在出臺了東線總作戰方針後,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發出了第6號作戰命令,加密代號為“城堡”。透過這項作戰命令,德軍1943年夏季庫爾斯克進攻計劃才算最後定型。
按照“城堡”戰役計劃: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突擊集團:第4裝甲集團軍,“肯普夫”戰役叢集主力,應從別爾哥羅德、托馬羅夫卡地區進攻庫爾斯克以南,主力將使用在奧博揚方向;
中央集團軍群第9集團軍,則從奧廖爾地區進攻庫爾斯克以北,主力集中於左翼;第9集團軍在奧廖爾地區的後方由第2裝甲集團軍掩護。
兩個突擊集團將在庫爾斯克及其以東地區會合,併合圍突出部內的紅軍重兵集團。
位於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交界線(庫爾斯克以西)的德第2集團軍,則應發動牽制性衝擊牽制蘇軍。並在蘇軍退卻時立即全線轉入進攻。
在具體戰術上,考慮到戰役縱深不大,希特勒要求進攻部隊儘量輕裝簡行。
另外,希特勒還規定,如果戰役順利,蘇軍陷入混亂,他將把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第2集團軍,以及集團軍群的一些直屬部隊,移交給南方集團軍群,並向東南發動進攻,實施“豹”戰役。戰役發起日期,最初被定在5月3日。
在簽署6號命令後,希特勒卻一直猶豫不決。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盧格則不斷催促儘快行動,他們的意見得到了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的支援。這位年輕的總長几乎把“城堡”看成了他個人的傑作,力圖藉此露上一手,甚至提出4月15日就發動進攻。連曼施坦因也覺得這個日期太早了。
負責從北面攻擊的第9集團軍司令莫德爾將軍,卻持相反意見。4月27日,他趕到了希特勒的別墅,並以空中偵察的照片證實:紅軍預見到了德國人的進攻企圖,已經構築了堅固的陣地,擁有強大的預備隊。因此,德軍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裝備。希特勒聽從了莫德爾的建議,將進攻日期改在5月5日。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