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認為人生來就是人,這樣的認識是一種偏見。真實情況是:人生下來以後,人體與人境相互作用才會發育為人,若與狼境作用發育為狼,若與猴境作用發育為猴,若與豹境作用發育為豹……請深思下面一些例子,雖然是特例,但揭示了發育的根本規律。現在,世界上已經發現過50多個獸孩:狼孩19個,17個在印度,2個在歐洲;猴孩7個;熊孩5個,3個在立陶宛,1個在印度,1個,在匈牙利;羊孩2個,1個在愛爾蘭,1個在敘利亞;豹孩1個,在印度;猿女1個,在緬甸;狗孩3個,在俄羅斯;鹿孩1個,在非洲;猩猩孩1個,在烏幹達;狒狒孩1個,在非洲……由野獸培育出的人不僅不是人,而且很難再恢復為人。
例1狼孩‐‐1920年9月在印度加爾各答西面2000公里的叢林中,發現由狼哺育的兩個女孩,大的約8歲,小的不到兩歲,推測都是在半歲左右被狼銜去餵養的。回歸人類社會後,收養在孤兒院裡,大女孩取名卡瑪拉,小女孩取名阿瑪拉。從群體關係、等級地位、交流方式、生活特點、感情智力等方面看,她們的特徵就是狼。發出狼的聲音,四條腿奔跑,撕咬生肉,懼怕人而親近狗,白天蜷縮睡覺,夜間亂竄像狼一樣嚎叫,她們是外形像人的狼。阿瑪拉年齡小,只用兩個月學會發音表達渴和餓;卡瑪拉年齡大,用了兩年才學會發音表達類似的意思。證明雕塑發育原理。卡瑪拉再塑之難表現在,用4年掌握6個單詞,用7年學會45個單詞,用3年勉強能站立,用5年學會走,跑步仍用四肢。活到17歲近十年的時間沒有學會說話,智力僅相當於3、4歲的孩子。死後解剖發現大腦結構與同齡人沒有區別,行為差異僅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說明前6年經&ldo;狼境&rdo;雕塑過以後,後10年再改成&ldo;人境&rdo;雕塑,事情有多麼困難。
例2狼孩‐‐1996年,美國新聞媒體廣泛報導了一個叫伊莎貝爾的狼女。她與狼共同生活了近10年,狼化得很嚴重,除了看出人型外,特性上更接近狼,&ldo;像狼一樣用四肢奔跑,像狼一樣生吞活剝、撕咬食物,像狼一樣嗥叫,用狼的語言呼朋引伴,呼救求援&rdo;。她剛剛返回人的社會時,不會說活,不能直立,智力不及兩歲嬰兒。科學家們花了近20年的時間,想恢復她人的本性,希望她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長達20年&ldo;人境&rdo;的改塑,儘管有較大改變,但她的內心仍想往著山林,終於有機會重回山林,尋&ldo;狼母&rdo;續&ldo;狼情&rdo;去了。
例3猴孩‐‐據非洲通訊社報導,1984年義大利傳教士加布裡艾利到非洲的獅子山一帶傳教,在森林中發現了一名約7歲的&ldo;女猴孩&rdo;,她行走和進食的動作姿勢與猴子一模一樣。當她被關進籠子時,其反應與一般野獸被關時的情景一模一樣。
例4熊孩‐‐1964年,在立陶宛發現&ldo;熊孩&rdo;時,他像熊一樣咆哮,像熊一樣笨拙地走路,像熊一樣喜歡敲打樹木。
例5豹孩‐‐印度卡查爾大森林附近,土著人兩歲的孩子被母豹掠走養育,三年後五歲的孩子已不能兩腳站立,只會四肢爬行。當人們靠近他時,他要咬人,見到雞鴨會撲上去撕碎了吃。
例6猿孩‐‐1989年,捕獵人在緬甸原始森林中發現了一名失蹤10多年的女孩,從6、7歲由野生猿養育同居。該女孩系白種人,年紀約十七八歲,乳房高聳,臀部突起,五官端正,面部呆滯無笑容,靠四肢行走,拒絕穿衣,動作與猿無異。人們把&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