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4/4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舉人恨得幾乎咬斷後槽牙,是哩,族人們是有趁火打劫之嫌,可這罪魁禍首卻是張家人。
沈瑞在旁,冷眼旁觀,瞧著這堂上氣氛變換,再次望向沈理。
這是“攘外必先安內”?不管族人行為多麼卑鄙,真要鬧騰出去,不管是四房本身,還是替四房出頭的沈理都落不下好。這可是講究“為親者隱”的時代,“大義滅親”反而要惹人非議。況且真要撕破臉,鬧到對簿公堂上去,那田宅鋪子能不能追回來還是兩說。如今不過是有族規迫著,那兩房人還心有顧忌,產業才有退還回來的可能。真要撕破臉,還不知那兩房會如何。
沈理要對付的是張家,還是張家背後的張老安人?此事到底是沈理“順勢而為”,還是其他?
沈瑞深思飛轉,只覺得有些想法若隱若現,一時沒抓住,就晃了過去。
“張家那破落戶好大賊膽!”八房老太爺罵道:“若沒有與沈家結親,松江早就沒了張家。”
“得隴望川,yù壑難填,佔了四房這些年便宜沒夠,還想著吞併孫氏產業,其心可誅!”五房太爺道。
族長太爺沒有說話,直看向沈理:“微言,你既‘請了’你兩位叔父回來,也沒落下張家人吧?”
沈理點點頭,道:“張家既受命料理嬸孃產業,總不能落下他們……”說到這裡,望向沈舉人道:“不只張家人,連帶著老安人小輩也使人請了來。或許張家人也被矇蔽,畢竟陳永善姓陳而不是姓張,就算是追債,也沒有張家人代陳家人還的道理。”
沈舉人怒道:“張家人還無辜了不成?十三處產業,不是一處兩處,沒有張家人做耗,沒有張家人在中牽線隱瞞,陳永善就能全賣了出去?”
沒有人接沈舉人的話茬子,都是琢磨沈理話中之意。張家人既密謀此事,定是會清了收尾,怎麼拾掇張家人,還要想個周全的法子。沈家在松江是勢大不假,卻也不是一手遮天,總要“師出有名”方好。
沈瑞在旁,看了這半天,已經心裡有數。
那些被處理的產業,賣到賀家的不用指望了,賀家在松江的勢利不亞於沈家,可不會單憑一個人情就吐出吃下去的肥肉。既然對方能不顧沈氏的顏面吃進去,就不會吐出來。真要鬧到公堂,對方契書在手,手續具全,也沒什麼可怕的。就算定位成陳永善偷盜專賣,需要追討陳家的也是沈家,而不是買主賀家。再說,真要鬧到公堂上,沈家族人分刮孫氏嫁妝的事也就瞞不住。
至於沈家族人買去的這些,宗房還罷,族長太爺一點情面都沒給沈江留,那幾處產業應該能歸還回來。至於三房與九房,即便似有悔意,可也斷不會痛痛快快地將產業都歸還回來。
若是從張家人身上能追討回損失銀兩還罷,要是追討不回來,那其中的損失,那兩房可不會全擔,能退還一半就算好的。
如此一來,孫氏的產業縮水大半。知府太太留在此處,所謂何來?這些產業回到四房,即便在沈瑞名下,也不會由沈瑞打理,畢竟他才九歲。等他長大chéng rén,還不知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