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女皇惜嘆駱賓王 醋意刀扎婉兒面 (第2/2頁)
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年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武則天聽後,大聲叫好,她的眼中滿是對張昌宗的寵愛和欣賞。
“婉兒,你來評析一下昌宗的詩賦。”武則天召喚遠處陪侍的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步履輕盈地走近,她雖已是33歲,但風姿依舊,才情出眾。她微微頷首,評論道:“張公子的詩,清新脫俗,情感真摯,真乃佳作。”
夜宵端來,武則天與張昌宗交杯換盞,耳鬢廝磨,一派旖旎景象。武則天見上官婉兒站在一旁,便叫她也過來共享美食。
然而,上官婉兒在不經意間多看了張昌宗幾眼,她的眼中流露出對他的迷戀。這一幕,被武則天看在眼裡,醋意大發。
“上官婉兒,你忘了十幾年前李迥秀的事情嗎?你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武則天呵斥道。
上官婉兒一驚,急忙申辯:“陛下,臣並無他意,只是欣賞張公子的才華。”
但憤怒的武則天已聽不進去,她拔起髮簪,狠狠地扎進了上官婉兒的右臉:“不許拔出!”
張昌宗見狀,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武則天冷冷地看著上官婉兒:“你若能作一首詩,讓我滿意,便可拔出。”
上官婉兒忍著痛楚,沉思片刻,吟出了《乞拔髮簪子詩》:
宮闕深深月影寒,金簪一怒刺紅顏。才華豈是眼中物,君恩難測淚先幹。
昔日李郎情何限,今朝張子意綿綿。
願乞簪回青絲裡,再續文緣不負天。
這首詩,仿若《七步詩》般的哀怨與無奈,表達了上官婉兒內心的委屈與渴望。她希望武則天能夠理解她的清白,拔出簪子,讓她繼續在文壇上發揮自己的才華。
武則天聽了上官婉兒的詩,面色稍緩,她感受到了上官婉兒的真誠與才情,終於下令拔出了髮簪。
“朕念你多年侍奉,此次便饒了你。”武則天說道,但她的眼中仍有一絲警惕,他繼續說道:
“你十三歲進宮以來,就伴隨我左右,朕不曾虧待於你。希望你今後行為舉止,不要越出界限,不要步你前輩後塵!”
上官婉兒捂著受傷的臉頰,淚水漣漣。心中五味雜陳。她感激武則天的寬恕,但也深知宮廷之中,情感與才華都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而張昌宗則在一旁默默注視著這一切,心中對上官婉兒的才情與勇氣充滿了敬意。
李春暉在一旁冷眼旁觀,他知道,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和父親上官庭芝都是死於武則天之手。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的御用文人、宰相上官儀奉命替唐高宗草擬廢后詔書,得罪天后武則天,父子二人被誣陷處死。
李春暉深知,武則天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的。李春暉心中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