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久,李重福果然率眾來奪右屯營,但右屯營計程車兵堅守不動,箭矢如雨般射向叛軍。李重福見狀,轉而趕到左掖門,準備攻取留守。然而,城門緊閉,他的憤怒如同烈火般燃燒,下令縱火燒城門。
就在這時,左屯營兵及時趕到,他們奮力救護,李重福的計劃徹底破產。他無奈之下,只得出上東門逃遁,躲藏在山谷之中。
第三天,東都留守裴談等人率領士兵出城搜尋,李重福陷入了絕境。在一片混亂和絕望中,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投漕河而死,時年三十一歲。
東都洛陽,昔日的繁華已被一場未遂的叛亂所驚擾。東都留守裴談面對著數百名被捕的李重福黨羽,審訊數月,由於李重福已死,被抓的人都是花錢招募的,主謀找不到,案件如亂麻一般,難以理清。
李旦這時想起了貶在離洛陽不遠的相州的張說。他任命張說為中書侍郎,兼雍州長史,前往洛陽,負責審理此案。
張說接到命令後,立即動身前往洛陽。他的心中充滿了決心,他知道,這場審判將是他證明自己忠誠和能力的機會。
抵達洛陽的當晚,張說便開始了工作。他的智慧如同利劍,穿透了重重迷霧,僅用一晚便將案件查清。當張說查清主謀是鄭愔、張靈均,且得知他們的藏匿地點後,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帶兵去抓捕。
他們剛到白馬寺附近,就見一輛馬車慌慌張張地行駛著。在月光的映照下,張說銳利的目光穿透了馬車的窗簾,他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鄭愔的面孔。鄭愔、張靈均、王道正坐在馬車裡,他們穿著女人的衣服,裝作出遠門的樣子。
張說果斷地攔下了馬車。鄭愔見狀,拔劍反抗,但張說早已認出了他。在月光下,張說的劍光一閃,鄭愔便倒在了血泊之中。眾兵士隨即上前,將其他幾人制服。
張說連夜審訊,弄清了他們的全部罪狀。隨後,他將其餘誤捕下獄者一律無罪釋放。
張說回到長安後,李旦盛讚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既不冤枉良善,又不遺漏罪人。若非忠正之人,怎能做到。”
他對張說的能力和忠誠感到非常滿意,於是又命張說和國子司業褚無量一同擔任皇太子李隆基的侍讀。
國師府的秋夜,帶著一絲涼意,園中的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李春暉坐在園中的涼亭裡,手中拿著一隻古舊的陶壎,他的手指在壎孔上輕輕移動,吹奏出一曲名為《塞上秋思》的樂曲。這曲調悠揚而略帶憂傷,彷彿在訴說著邊關將士的思鄉之情和戍邊的艱苦。
太平公主,儘管年已四十五,但風韻猶存,她的舞姿依然曼妙無雙。她隨著樂曲的節奏起舞,身姿輕盈如同月下的精靈。她的長袖隨著旋轉飄揚,如同秋風中翻飛的落葉,又似戰場上飄揚的旌旗。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度與美感,彷彿在用舞蹈講述著邊關的故事,讓人感受到那份遠離家鄉的蒼涼與壯美。
隨著樂曲的結束,太平公主緩緩走到李春暉面前,她的眼神中帶著深深的情感,輕輕地說:“姐姐又想你了。”她的聲音柔和而充滿溫情,彷彿秋夜的微風,輕輕拂過心田。
李春暉與太平公主相擁著,兩人一同步入寢殿。寢殿內,下人們正忙著整理桌面,見到他們進來,便知趣地退了下去,留給他們一個私密的空間。
太平公主摟著李春暉,兩人倒向床上,床帷輕輕落下,遮住了外界的一切。在這個只屬於他們的世界中,兩人的心靈得到了彼此的慰藉,彷彿所有的煩惱和憂愁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寢殿內,燭光搖曳,映照著兩人的身影,溫馨而寧靜。外面的世界,無論多麼紛擾,都暫時與他們無關。在這個秋夜,他們只屬於彼此,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和溫馨。
燭光透過輕紗,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