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醫生變了心,還是患者的心變了 (第2/4頁)
姜太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製法主要分為配方打粉、煉蜜、和藥、制丸、包裝等幾個步驟。
當然,包裝對個人來說沒什麼要求,只要夠乾淨即可。”
女子點頭將其記下。
陸軒又道:“現在就說說配方和打粉,這一步很容易,將按配方抓好的藥物細火烘焙或暴曬乾燥後,用打粉機打成細粉,制丸前裝入消毒盆內備用。
打成細粉過後,接下來就是配蜜了,配蜜即以藥粉的重量按1∶12到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藥粉,配備1200~1500g蜂蜜,若藥料中含糖質、膠質或澱粉較多的,則以1∶1-12的比例配備即可。
這第三步就是煉蜜,煉蜜即熬煉蜂蜜,煉蜜的目的是去除雜質,破壞酵素,殺滅細菌,蒸發水分,增強粘性。
這一步很重要,不能直接用蜂蜜,必須用煉蜜才行,這樣才能保證蜜丸的質量,不易產生細菌,破壞蜜丸的藥效,儲存時間也相對會比較長。
而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後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並注意觀察蜂蜜的顏色,當發現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後把竹筷挪到涼水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即我們常說的“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煉好了。”
可以說,陸軒對煉蜜這個步驟講解的很詳細,生怕自己講的不過透徹,回頭女子不知道該如何製作蜜丸。
而且煉蜜這個步驟也的確比較重要,煉蜜弄不好,直接會影響藥材的藥效。
這一步,無論是季修文還是女子,都聽的很認真。
不只是這兩人,就連李峰和陸軒的表哥都是差不多豎起耳朵,一臉認真地聽著,生怕錯過哪怕一丁點的內容。
陸軒道:“如果蜂蜜煉不到火候,就做不了藥丸,當然,太過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
而煉蜜分為三種,即嫩蜜、中蜜和老蜜。
怎麼解釋?
嫩蜜是將生蜜加熱煮沸直到溫度達到105c~115c,過濾去沫即成,其顏色變化不顯著,失水量較少,稍帶粘性,適用於含較多澱粉、粘液質、糖類、脂肪等粘性較大的藥材制丸;
中蜜是將生蜜加熱熬沸較長時間或將嫩蜜繼續加熱至116c~118c,泡沫呈淺紅色光澤,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長的白絲,適用於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纖維的藥材制丸;
至於老蜜,則是是將生蜜加熱更長的時間或將嫩蜜、中蜜繼續加熱至119c~122c,使水分充分蒸發,氣泡呈紅棕色,有光澤,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絲,適用於含多量纖維性或礦物等粘性較差的藥材制丸。
溫度的話可以不用考慮的那麼細,有個大概就行。
我們日常製作蜜丸的時候,大多數時候使用的都是中蜜,1000g蜂蜜大約能出煉蜜800g左右,1000g中藥粉,大約需用煉好的蜂蜜1200g左右。”
“蜜煉製好了,接下來就是調藥與和藥了,這一步相對煉蜜來說比較簡單,沒有那麼多需要注意的。”
陸軒微笑著道:“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藥粉內,同時用粗竹筷在藥粉內攪拌,就像平時做餃子前加水和麵一樣,邊倒蜂蜜邊調藥粉,當基本上看不到幹藥粉時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藥丸不易成形。
一開始加少一點,少了可以繼續加煉蜜,而多了可就拿不出來了,那個時候就只能增加藥粉來補救。
調好後,這個時候咱們就可以跟平時和麵一樣將藥和蜜在消毒盆內和成團狀。”
說到這裡,陸軒也是笑了一聲:“面和好了,接下來就就是搓條與和丸,這一步其實就更簡單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為避免藥團粘手或粘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