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民編戶派徭役(3)
誠然,徐霞客畢竟還是個封建等級意識頗為濃厚的學者,讓老百姓為他提供無償徭役而動輒 不滿時,也就是多罵幾聲&ldo;奸民&rdo;,一般地擺些威風罷了。可即使如此,尚鬧得雞犬不寧, 人婦慌恐,碰上那些打著&ldo;正宗&rdo;旗號派役拉夫、科配勒差的官員吏胥們,那一等虎狼之威 ,鄉下人又何其忍受呢?就是那個和昌平農民談話的明宣宗,不僅要對其統治時期的徭役之 苛繁沉重負首要責任,而且他的個人嗜好也會轉生出不少讓人求死不得求生不成的&ldo;奇役 &rdo;來。&ldo;蟋蟀nb052nb052叫,宣德皇帝要&rdo;。他下道&ldo;聖旨&rdo;,讓那些出產蟋蟀的 州縣進貢善斗的蟲子,這些衙門便把抓蟋蟀也編入徭役的內容,蒲松齡的《促織》,就反映 了這一史實。那位華陽知縣&ldo;嚴限追比&rdo;,而&ldo;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rdo;,其結果是&ldo;每 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rdo;。最後成名兒子的精魂化為蟋蟀,被七品老爺送進宮裡後勇冠三軍 ,於是老爺在考課中就被評為&ldo;卓異&rdo;,一高興,免了成名的徭役,還囑咐學官,給他在縣 立學校裡補個名額,可憐成名的兒子如&ldo;植物人&rdo;一般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州縣衙門編戶典 籍科派徭役過程中的種種黑幕和慘毒,也算是在這篇小說中得到某種程度上的暴露了。
救災賑恤發橫財(1)
嘉慶十四年(1809),清仁宗nd043琰(即嘉慶皇帝)坐在紫 禁城裡書案前,&ldo;御製&rdo;了一首《憫忠詩三十 韻》,全詩300字,夾注951字,內容是褒彰一個以知縣任用的官員李毓昌。中國歷史上,一 位皇帝為一個七品芝麻官作這樣的長歌細注,並且還刊勒石碑,是十分罕見的事。這件事因 一場水災而起,又暴露了古代州縣衙門在辦理荒政時的不少黑幕,因此作者先將此事作為&ldo; 提起&rdo;,詳細內容,留待後文再敘。
嚴格地講,&ldo;荒政&rdo;也是州縣衙門所司戶口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田要人去種,役從戶 上來,國家所以能夠維持,說到底,離不開種田幹活的人戶。所以州縣衙門既要向所轄 人戶徵賦收稅,科配徭役,又得保住人戶不流失不滅絕,這任務就叫戶口保養,所謂&ldo;養雞 取蛋&rdo;吧。保養戶口的措施,有撫幼、恤貧、養老等多種形式,本書第二章中所謂&ldo;生、老 、病、死&rdo;之類全是,這兒就簡省筆墨了。戶口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向來是考核州縣官員的 一項重要內容,還涉及到老爺們的收入、衙門裡的編制,所以這保養人戶的措施中又得加上 一條:招撫逃流人口。比如南宋高宗初年,曾有臣工給皇帝上疏建議,&ldo;兵火之後,全在 官 吏招集流移,乞將州縣最親民官初到任日,據見(現)存戶口二稅批上印紙, 候任滿日,再 據戶口二稅批簽。罷任,若任內招誘戶口、二稅增加者,書為課最,別有遷擢。若任內不能 招誘戶口二稅,或復有減少者,書為課殿,亦置典憲。&rdo;(《宋會要輯稿&iddot;食貨》) 意思就是州縣官員上任前,要記錄一下當地的戶數口數和戶口兩稅的徵收數, 等他 任 滿時,再做一次記錄。如果有增加,就考為上等,升官,倘是相反,就考為末等,還要議處 。 以一個州縣正堂一任三年計,三年內有人出生,也有人死亡,設法較大幅度地增加戶、口數 目,就是所謂&ldo;招集流移&rdo;了。&ldo;流移&rdo;又是哪來的?就是逃亡戶口,因此還得限制逃亡, 比如北宋時就對州縣官員有個詔令,&ldo;縣有逃戶破五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