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說&ldo;出行&rdo;,那就更威風八面了。同樣是七品官階,假使在京朝當個主事,僱一匹腳 力還得自己掏錢,倘若是放到地方做縣太爺,便是天壤之別了:穩端端坐在藍呢大轎裡,前 頭一把藍傘,一匹頂馬,親兵護衛、差役喝道不算,還有四塊、六塊乃至八塊銜牌幫著逞架 子,官兒再小,拆開來寫也有好多花頭精,比如&ldo;丁未舉人&rdo;、&ldo;甲寅進士&rdo;、&ldo;某縣正堂 &rdo;、&ldo;七品頂戴&rdo;、&ldo;賞戴藍翎&rdo;、&ldo;加三級記錄三次&rdo;,這就湊成六塊了。轎子後面,還 有當跟馬的,捧護書(公文袋)的,押班次的,再配上敲鑼打鼓吹嗩吶的衙門 &ldo;樂隊&rdo;,這氣派如何?
再說&ldo;行香&rdo;,這又是在老百姓面前&ldo;裝門面&rdo;的機會,依據是地方官員必須於每月朔 、望兩日,依著順序去文廟(孔廟)、武廟(關帝廟)、城隍廟、 玉帝廟、文昌廟等處去拈香, 且聽任民眾圍觀。關於行香的寫實,《妙香室叢話》裡有一首《朔望賀》作得極妙‐‐
月朔復月望,懸牌示行香。
某廟某宮觀,曰文武玉皇。
送來一幅紙,某處倍趨蹌。
(註:衙門號房先預先通知某宮觀或寺廟,讓他們做好準備。)
捧紙仔細認,未旦先nc023徨。
如僧挈拜具,小坐攜匡床。
我愛外官有排衙(2)
(註:官吏們讓各自的隨從帶上拜墊、馬扎等。)
枯寂且默待,眼合睜欲強。
同人半困睡,囈語難猜詳。
小吏強解事,斟送新茶湯。
揮手遣之去,茶非醒睡方。
鐘聲急作響,香燭光芒芒。
糾儀如獬豸,九叩鹹矜莊。
(註:還派有專行監督糾肅禮儀動作者。)
東南班有序,文武人相當。
禮畢膝才起,行列相依將。
(註:拈香禮結束後,站班揖送,大老爺先走,依次類推。)
拱揖似擯介,兩行如箕張。
輿夫偶停頓,流盼偶相望。
同列作私語,一顧真非常。
哪知適然遇,豈便分溫涼。
旁觀即詫異,推奉如圭璋。
(註:大老爺偶而回頭看看誰,同列便詫為有意顧盼,或許是紅人了。)
復趨衙投刺,道賀鹹升堂。
向人學打恭,哪敢相遺忘。
槐廳別有坐,膜拜身翱翔。
豈是張禁尉,因揖聲名揚。
何其勞心力,碌碌多奔忙。
淵明縱高士,折腰原不妨。
月吉必朝服,早已垂篇章。
上古久有此,何況官如郎。
解嘲舊有例,擲管神洋洋。
這也是一種別開生面的&ldo;冠冕堂皇&rdo;吧?
最後,&ldo;過節&rdo;也是值得一提的話題。中國古代的法定節日,通稱&ldo;三大節&rdo;,即&ldo;萬 壽&rdo;、&ldo;元旦&rdo;和&ldo;冬至&rdo;(也有些朝代以夏至替換冬至,別稱&ldo;長至&rdo;)。 所謂&ldo;萬壽&rdo;, 也就是當朝皇帝的生日。每逢這&ldo;三大節&rdo;的早晨,地方主官要把寫有&ldo;當今皇上萬歲萬歲 萬萬歲&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