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與故友道別 (第2/5頁)
孫秦說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安全,我這樣做豈不是多此一舉?
孫逸說道,公子所言差矣,豈不聞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再說公事公辦,公子關心秦軍士卒本就是分內之事,公子難道忘了吳起給士卒吸膿?
嬴政說道,逸哥兒真不像十二歲少年,依你便是,說著去找士卒屯長。其實嬴政知道孫逸這麼做的原因,但是嬴政就想知道孫逸是如何想的,也有考察的意願在,孫逸忠心可靠,如果會拉攏人心,以後加以培養,可堪大用,乃肱骨之臣!很明顯孫逸遠超嬴政預期!
嬴政走到屯長面前說道,這位將尉,逸哥兒已經把飯菜做好,安排士卒吃飯吧?
屯長看到公子相邀,聞言大受感動,恭敬不如從命,轉身下令,讓士卒換班吃飯。
秦法規定方方面面,就連作戰時期,士卒伙食根本不同,爵位越高吃的越好,還特麼優先吃食,爵位最低,只能吃慄米飯,有時候糧食緊張,沒得吃也沒辦法,誰叫你爵位低,激發士卒們作戰勇猛,斬首越多生活越好,伙食越好,而且秦軍無餉,連衣服都得從家裡往軍中寄,後世出土秦軍黑夫就給母親去信,希望母親寄來衣服,要不然就沒衣服穿!
孫逸站在鐵鍋旁,一個一個的黑色戰甲計程車卒排隊過來盛飯,慄米飯一碗,羊肉湯一碗,熬菜一碗,很多人說河南人愛吃熬菜,就是大鍋菜一鍋燴,這也是沒有辦法,古人能吃飽飯都是奢望,特別是河南人,小編就是河南人!
在沒有油水的年代如果只吃麵食和米飯,告訴你一個成年人一頓吃個三四斤糧食純屬正常,而且不抗餓,所以戰爭期間老是缺糧,行軍作戰不讓軍士吃飽,類似於現在幹活不給工錢,你闊以想想後果,匹夫一怒血濺三尺,何況成千上萬吃不飽計程車卒,不撕了你!
士卒們蹲在一邊,呼哧呼哧的吃飯,畢竟有飯,有菜,有羊肉湯的機會可不多,秦漢時期的軍糧,就是慄米,野菜,豆醬,肉乾之類,口感,呵呵有的吃就不錯了,想吃好,那就多斬首升爵!
士卒們盛完飯,最後大牛和下人們再吃!吃完飯之後,秦軍士卒看待嬴政就有些親切了,這時人與人之間的階級鴻溝其實難以逾越,要不然也不會有人削尖腦袋往上爬!
嬴政對於士卒的神情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後人對於古人的一飯之恩可能無法想象,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他能省一份口糧就能多堅持一天,而多堅持一天,就節省家裡一份口糧,家裡就能多養活一人,你要是頓頓管飽,就是活命之恩,大都以死相報,也是戰國時期很多人樂意當人門客一樣,自己不吃家裡一口飯,就能多養活一人,再說,說不定還能光宗耀祖,何樂而不為?
士卒們吃飽飯對孫逸他們從冷漠到有好感,如果能管個個把月,這幫士卒能從冷漠到親切,類似於遊戲中刷聲望,要是頓頓有肉有飯還管飽,呵呵士兵聲望直接崇拜!
孫逸呼哧呼哧的吃著飯,其實孫逸飯量不小,就火鍋那些食材根本不夠孫逸自己吃!
鐵鍋做飯,孫逸早就想這麼幹了,雖然佐料不如後世多,到也比陶甕煮的好吃,無非就是煉製豬油和羊油,現在孫逸只是沒時間煉製,一切返秦之後孫逸自有計較!
吃完飯後,士卒們輪流值夜,孫逸和大牛也是輪流值夜,孫逸覺得到達咸陽之前,大牛和孫逸必須輪流值夜,與信不信任秦軍無關,這是作為侍衛應該做的,孫逸和大牛的所作所為會有人告訴秦王,這也是加分項,無非是辛苦些而已,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翌日,孫逸出去和故人道別,看城門什長趙伯和他的手下的兵士,又去已故的平原君趙勝府上與李伯道別,可是李伯已經返回鄉下居住,孫逸是不知道李伯在哪居住,門口侍衛一臉不耐煩,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只是單指朝堂,人走茶涼,平原君趙勝死了,作為趙勝的管家也該退位讓賢,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