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第1/2頁)
霍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等待,但是沒等來四海,元晉康卻是先一步來到客棧,帶來了一份地契。
「穎王殿下,宅子買到了,三進的院落,雖然不大,但很是精緻。這宅子原本是楊銘的私宅,在他佔了我們元家的祖宅後,就空置了。後來他們家出了事,這宅子也就充了公。」
「常縣令曾經命人拍賣,草民為了給族兄弟出氣,就自願拍下。這是當時和官府的交易文憑。前天得知王爺有意要買宅子,草民思來想去,就覺得這個最合適。離元家祖宅不遠,又處處精緻。草民知道王爺清廉,在外從來不收銀子,也不收東西。因此,這宅子就平價轉給您,您看如何?」
要說一開始,齊宣對於元晉康是真沒什麼好感,但是幾次接觸下來之後,卻有覺得這個人雖然極力結交權貴,但又不是那種十足十的媚上之人。
比如他冒著得罪楊銘的風險收留元清舒,又比如買下楊銘的宅子,只為出氣。可以說他市儈,但市儈之中又帶著一絲血性和善良。
至於平價轉宅子就更妙了,說是人情吧但沒那麼貴重,說不是人情吧,確實有承了他的好處,此人堪稱拿捏人心的大師。
不過齊宣也不會白白佔他的便宜,「平價不必了,你願意轉手已經是情分,本王多給你一成銀子,也算不枉你辛苦一場。」
元晉康聽得心花怒放,「一切都聽王爺吩咐。」
一朝王爺跟他「情分」二字,已經足夠了。
那宅子早已被元晉康命人收拾妥當,齊宣在外面是本也不甚講究,收拾了一下就搬了進去。
三天後,四海終於風塵僕僕地趕到了懷安城。
一同來的,還有皇帝的宣旨隊伍。
齊宣迅速地看了一眼聖旨,這才一顆心放回了肚子裡,大手一揮,「去元宅。」
作者有話說:
齊宣:人不中二枉少年。
第130章 聖旨
「元家乃忠勇仁信之家, 雖三代不能科舉,然不墜青雲之志,不負祖先之盛名, 簞食瓢飲之中不改其行,是為耕讀之家的典範。」
「另有長房之女元瑾汐,於巴蜀旱災之中未雨綢繆,防範蝗災於未然,於國於民皆為大善。特獎銀千兩、絹百匹, 經典書籍百本, 全家免除稅賦徭役,家中子弟可免試進入縣學。欽此。」
「草民、民女謝陛下隆恩。」在元家的正門口, 元晉安帶著女兒拜謝接旨。
「元先生,恭喜。」這一次前來宣旨的是宮中的太監, 名叫李書來,也是深得皇帝信任之人。元晉安雖不認識, 但也知道能外派出來宣旨的, 都是宮中有來頭的人物。因此恭恭敬敬地道謝, 將聖旨交給女兒之後,邀請他入院小坐。
「多謝元先生美意, 只是咱家身上還有其他公務,不便久留, 告辭。」
「既如此,恭送公公。」
李書來走到齊宣面前,「穎王殿下,陛下還有密旨給您。」
齊宣點點頭, 走過去與元晉安客套了兩句, 又看了看元瑾汐所在的方向, 給了她一個既得意又邀功的眼神,這才和李書來去往自己剛買來的小院。
此處已經被他改名為晴園,取雨過天晴之意,這樣日後元瑾汐帶人歸來省親時,也不至於無處可住。
李書來一路走得雖然小心翼翼,但也是時不時打量著院子裡的景色,臉上看不出表情。
齊宣心裡無奈,似乎自己皇兄派出來的人,個個如此,永遠都是暗暗打量,不發一語。
一直走到書房,命嚴陵、平越守住四周後,李書來才從懷裡拿出皇帝的密旨。
齊宣接過,臉上不由肅穆了幾分。因為這封密旨竟然是用竹筒裝的,兩頭封有火漆,是最高階別的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