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第1/2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穆斯林在化學上所做的貢獻,對科學的全面進步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他們在巴比倫人、埃及人和希臘人的傳統和實踐的基礎上,增添了印度人和中國人的廣泛的化學知識;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才能與精力,尋找古代的兩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即:能將賤金屬變成貴金屬的點金石和無限延長壽命的金丹。然而,穆斯林的論文表明,他們最先發展尖端實驗技術,處理藥物、鹽類和貴金屬。因此,他們能夠發展地方化學工業,生產出蘇達、明礬、硫酸鐵、硝酸鹽以及其他適用於工業,尤其是紡織業的鹽劑。
阿拉伯人自認的最高成就是詩歌。伊斯蘭教以前的詩,曾具有公眾性和社會性的作用,詩人常以頌揚者或諷刺者的姿態出現。描寫戰爭、崇尚勇敢、歌頌愛情、讚美恩主、咒罵敵人以及頌揚部落或駱駝、馬等是詩歌的主題。阿拔斯王朝時期,許多非阿拉伯人、尤其是波斯人的貢獻,豐富了阿拉伯詩歌。但是,阿拉伯文學絲毫沒有借鑑希臘-羅馬文學,這也就是它一直為西方人所陌生、不知的原因。穆斯林科學家漸漸為西方人所熟悉,但穆斯林詩人卻無人知曉。不過,直至今日,阿拉伯人仍能在他們的詩歌中,得到許多歡樂與靈感;這些詩歌韻律單調,具有令人陶醉的語言效果和催眠力。
除自身的成就外,穆斯林還在翻譯和改編古典著作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伍麥葉哈里發不信任任何非阿拉伯人,對他們的文明也不感興趣。阿撥斯哈里發則不同。他們曾得到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和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的有力支援,同而心胸也更為寬宏。&ot;智慧之城&ot;巴格達擁有一大批翻譯家,其中著名的一位侯奈因&iddot;伊本、易司哈格(809-573年〕則是基督教徒。他曾出訪希臘語國家;收集手稿,同助手一起翻譯了許多著作,其中包括希波克拉底、加倫、歐幾裡得、托勒密、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的作品。另一大翻譯中心在穆斯林西班牙的託萊多市。12、13世紀,這裡的翻譯家有猶太人、西班牙人和歐洲各地的外國學者。這一活動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瞭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他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儲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
最後應該強調,兩條基本紐帶,即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將哈里發統治的各不同民族連在一起。阿拉伯語的傳播,比阿拉伯人的征服成績更為顯著。到11世紀時,它已代替古希臘語、拉丁語、科普特語和阿拉術語,在從摩洛哥到波斯的廣大地區盛行,並一直持續到今天。這一人們共同使用的語言說明,在這一地區,儘管有蘇丹黑人以及佔優勢的閃米特人,有基督教黎巴嫩人、科普特埃及人以及佔優勢的穆斯林,但卻存在著一種彼此相同的感情。甚至在這片已經永久地被阿拉伯化的遼闊地區之外,阿拉伯語對其他穆斯林語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阿拉伯語彙在這些語言中,如希臘和拉丁語彙在英語中一樣被普遍使用;其中有些語言(烏爾都語、馬來語、斯瓦希里語和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土耳其語)都是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寫的。
伊斯蘭教也是一條強有力的紐帶,一條比基督教更有力得多的紐帶,因為它不僅是一種信仰,而且是社會的和政治的體系以及生活的總方法(見本章第二節)。如同語言為阿拉伯世界打下基礎一樣,宗教信仰也為伊斯蘭教文明提供了基礎。眾所周知,伊斯蘭教文明在征服後幾個世紀中,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帶有基督教、猶太教、瑣羅亞斯德教和阿拉伯宗教的成分,帶有希臘-羅馬、波斯-美索不達亞米的行政、文化和科學各成分的綜合體。因此,它不僅僅是古代各種文化的拼湊,而是原有文明的新的綜合。它雖然來源不一,但卻明顯帶有阿拉伯伊斯蘭教的特徵。
六、哈里發統治的衰落
哈倫&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