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1/2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尼羅河流域與美索不達米亞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亞沙漠,東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亞沙漠和飛流直瀉的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區的沒有港灣的海岸,這些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別好的保護,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埃及人生活在這塊安全的流域地區,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運,無須應付閃米特人或印歐人不時地家洪水似的入侵,因而能使其種族本身從法老時期一直保持到今天。現在尼羅河兩岸的農民與古代神廟和金字塔上雕刻或描畫的人物極為相似,都是矮矮的身材、瘦小的體格、筆直的黑髮、深陷的眼睛、微帶鉤狀的鼻子。
埃及這種受到環境保護的生活不僅為種族的穩定,而且也為政治的穩定創造了條件。埃及沒有因不時地外族入侵而引起的萬花筒似的帝國更換。相反,尼羅河就象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地區連線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尼羅河平緩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極為容易,而盛行的北風、西北風又使返航毫不費力。因而,埃及人擁有對可靠的交通運輸極為寶貴的手段,它促進了整個流域地區在約公元前3100年時的統一。
在前幾個世紀中,埃及最早的農人象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先驅者在更早的時候所做的那樣,開始在尼羅河兩岸進行耕種。肥沃的新農田生產出大量剩餘產品,足以供養很快在城市聚集起來的各種有專門技能的人。埃及形成兩個獨立的王國‐‐下埃及王國和上埃及王國。每個王國由大約20個省或州組成。約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開始了史稱的王朝時期。這時,埃及已具備文明的基本特徵,不僅有專職的行政官員、士兵、宗教首領和藝人,而且還有文字。
顯著的政治連續性是王朝時期的主要特徵。通常所說的古王國包括六個王朝,從公元前3100到2270年,持續了八個多世紀。象這樣長久的政治穩定期,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編年史上是找不到的。將近第六王朝末期時,國王的權力不再是絕對的,愈來愈受到獨立的各州州長的挑戰。結果,產生一個騷亂時期,史稱&ot;第一中間時期&ot;(公元前2270-2060年)。各自為政的州長以獨立的國君自居,互爭貴族的支燒來自利比亞和亞洲的侵略者趁機進犯埃及。最後,第十一王朝使埃及又逐漸恢復統一,進入第二個政治隱定期即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60-1785年)。埃及的歷史又照過去重演,不過重演的過程明顯縮短。過了不到三個世紀;埃及開始經歷&ot;第二中間時期&ot;(公元前1785-158o年)。在這一時期,埃及遭到侵略,並且第一次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人所征服。正如下一章將提到的,公元前二千紀時,一些民族蹂躪了歐亞大陸各文明中心,喜克索人僅是參與這種侵略活動的一個部落。
埃及文明一般是穩定而保守的,但決不是靜止的。從國王美尼斯統一埃及到喜克索人入侵的15個世紀裡,埃及的制度和習俗發生了許多變化。不過,也有某些特點始終保持著,如:埃及人與蘇美爾人相反,普遍地持有自信而樂觀的世界觀。正象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每年的泛濫不可預知、來勢兇猛,從而促成了蘇美爾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觀那樣,尼羅河每年的泛濫可以預知、趨勢平緩,從而助長了埃及人的自信和樂觀。蘇美爾人把他們的洪水之神視作惡神,而埃及人則把他們的洪水之神看作&ot;它的到來會給每個人帶來歡樂&ot;的神。一位古埃及詩人是這樣描述給萬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
看,這位偉大的君主,
既不向我們徵稅,
也不強迫我們服勞役,
有誰能不驚訝?
有誰,
說是忠於他的臣民,
其能做到信守諾言?
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