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4/5頁)
吹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人更怕死,可不是有精力就能做完的,審美疲勞啊。
郭嘉的身子,有了明玄的幫助,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完完全全的好了,而且比其一般的人還要健康。而另一位身有宿疾的名士戲志才,只不過用了幾副藥,就徹底痊癒了。
明玄神乎其神的醫術,過人一等的所學,讓潁州書院的一些有志之士,經常前來明玄的醫館,聽候明玄的教導。戲志才,荀彧,荀攸,更是醫館的常客。
一百一十八 嶄露頭角
小魚寫三國是為西遊做鋪墊,不喜歡歷史的,可以越過不看。
黃巾起義的爆發,讓潁州書院所有有識之士不約而同的一起來到了明玄所開的醫館中。
醫館左右掛著的對聯,左書“治天下之病,”,右書“救天下之人”。而他們此來,就是來詢問這救人之術。
儒家文化雖然經過明玄在漢武帝時期的有意更改,沒有形成向後世一樣,儒文化一家獨大的情形,但是以孔聖人為首的儒文化,還是除卻道家之外的另一深入人心之學術。
修道之士,都是方外之人,所以人家的凡人,還是以尊崇儒文化的居多,而道教,則屬於“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所以,儒家的那一套,雖然明玄不怎麼喜歡,但是還是流傳了下來,只不過,有了道家的無形的鉗制,儒文化並沒有做到一家獨大的效果。
而有了道家的地位,張角才能在建立“太平道”後,能憑藉道家一說,迷惑了十數萬之眾教徒,開始了東漢末年,讓整個東漢頻與崩潰的黃巾起義。
醫聖張機張仲景在前面的櫃檯上應付各種病人,而明玄,則跟十數位潁州書院的學子討論黃巾起義的事情。
而根據才能的不同,所學的不同,郭嘉、徐庶、戲志才、荀彧、荀攸對黃巾起義之事早有預見,而如陳群等等,則是後知後覺,但也從容以對。
當明玄將學院的學子們都應付完畢,離開了後,這裡,只餘下了郭嘉與徐庶兩人。
郭嘉、徐庶兩人與明玄相識最早,對明玄的神秘也瞭解的比別人多一些,而郭嘉,能以自己的直覺,來判斷事情,似乎打定了主義,要賴定了明玄,每日都前來討要酒水。到時徐庶,有時因為學業的原因,偶有不來的時候。
明玄對於黃巾起義一事,細細想了一遍,按照中國附帶的歷史,黃巾起義雖然未能推翻漢王朝,但是也讓漢王朝失去了根本,而導致諸侯並起,再現春秋戰國之時。
而東漢末年後,就是三國的開始,曹操,劉備,孫權,個憑本事,都開創了自己的一片錦繡山川。而就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兒說,明玄還是比較中意一代梟雄,曹操。
曹操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擔任官職,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據考本姓夏侯,後成為曹騰養子並改姓繼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喬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字子將,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此說乃裴松之注引孫盛《異同雜語》,待考)於公元184年漢末黃巾起義時顯露頭角,後被封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參與了天下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董卓死後,獨自發展自身勢力,縱橫亂世,南征北戰,先後戰勝了呂布、袁術,並接受了張繡的投降。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縣東北)以少勝多挫敗河北袁紹10萬軍隊,公元201年在倉亭(河南管縣東北)再次擊破袁紹大軍,並於公元2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