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為了一個崇高的理想 (第2/2頁)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0年調回燕京,成了燕京市文聯的文學編輯。
當時燕京市文聯先後搞了兩個刊物,便是如今《燕京文藝的前身。後來他又調到了民間研究文學會,任文學編輯,就為了漲兩級工資。
民間文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刊物《民間文學,汪曾琪在任編輯期間,寫了不少散文,散見於《詩刊《人民文學《燕京文藝等刊物上。
但在之後,政治環境波雲詭譎,汪曾琪吃了不少苦頭,雖有不少創作,但都集中在了京劇樣板戲領域,都算是集體創作,蹉跎了些年華。
他訝異之處是在於,以林朝陽的年紀能看過他的散文,必然是博覽群書才有可能。
這個時候五十年代的雜誌、期刊可不是誰隨隨便便就能找到的。
“我在燕大圖書館工作,閒暇之餘喜歡看書。”林朝陽笑著解釋了一句。
汪曾琪瞭然的點了點頭。
後世人知道汪曾琪的大名,大多是因為《受戒,八十年代初汪曾琪憑藉在文壇名聲大噪,此後又發表了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小說和散文,成為八九十年代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
現今這個時候,汪曾琪才從嗡嗡嗡的泥濘中掙脫出來,連一篇像樣的作品都沒有發表過。
多年的蹉跎讓汪曾琪在當今的中國文學界名聲不彰,但對於燕京文學界的老人兒來說,他的名字卻並不陌生。
在《燕京文藝時,他是老舍先生的得力干將;在《民間文學時,他雖名為編輯,實權卻是編輯部主任;哪怕是在燕京京劇團樣板團時,參與創作的也是《沙家浜這樣的知名劇作。
拋開政治的因素不談,汪曾琪在燕京文壇的名聲不算小,交遊的也都是林錦瀾、鄧友枚這樣的名家。
他今天來《人民文學,也是王扶幾次登門相邀,看中了他新寫的小說《騎兵列傳。
這部小說是根據1974年他在草原採風,寫京劇《草原烽火劇本時,在內蒙古瞭解了幾個老幹部的革命經歷寫出來的。
恰逢其會,林朝陽與汪曾琪聊了幾句,然後便向崔道義告辭。
送完了序言,《小鞋子的單行本出版就沒有林朝陽需要操心的地方了。
這個十一,他沒有休息。平日裡同事們沒少替他頂班,他偶爾也得還還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