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知音難覓 (第2/2頁)
鄭伯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故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之說!
“三足奩”,就是汝窯裡面的一種精品。
又叫“三足尊”,這“奩”和“尊”都是放東西的一種小容器。
但是有點點區別,奩一般是用來置放諸如鏡子、首飾等細碎物品。
而尊其實就是一種酒器,用來盛酒的。
傳世汝窯瓷器的造型有盤、碗、碟、洗、瓶、盞託、水仙盆、三足奩等。
現在,由於傳世過少,目前出現在拍場的汝官窯整器可謂鳳毛麟角,這並不是偶然現象。
其實在南宋,珍稀的北宋汝官窯,就已經是“近尤難得”。
由於汝官窯瓷專為皇室之用,製作的藝術水準很高。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傳世的每一件汝官瓷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喔?原來如此!
蘇老大聽我講完“三足奩”的歷史,也是大吃一驚!
“想不到錢先生,對瓷器竟然也深有造詣!”
“深度造詣倒也談不上,只是聽家父說過這件東西,所以對次印象深刻!”
這一下,蘇老大更加感興趣了。
“想不到令尊大人,也是研究瓷器專家,果然有家學淵源啊。”
那就請您繼續分析下這件瓷器?
我一拱手,那晚輩就根據這件寶貝,試言之:
“根據宋朝的官窯官方記載,還有後續朝代的名瓷志錄,這件瓷器原來是徽宗最愛。
當時一共官窯燒造有六隻。
經過朝代更迭,戰亂輾轉,有史可查的是,清代宮廷造辦處登記在冊有三隻。
還有一隻,在晚清末代皇帝賻儀讓太監帶出去宮外,出售了一隻。
據說,這一隻,後來流落到了紐約大收藏家手中。
還有一隻,在七十年代的佳士得拍賣會上出現過,被大收藏家安思遠收入囊中了。
另外一隻,有人傳言,在抗戰時期。流落租界洋行裡面,最後被小日本的侵華日軍給搶走了。
下落不明。
至於其他幾個,建國後,一個在故宮博物館珍藏,另一個在臺北故宮珍藏。
這兩個都是國家級別的國寶,新千年以後,也從來沒有再借展覽過。
只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國家友好文化交流名義,短暫借出給新加坡展覽過一星期。
所以,這裡面,六隻中有五隻,流傳有序,唯獨那一個傳說被日本人搶走的那一隻,江湖中沒了蹤跡。
說到這裡,我清了清嗓子,頓了一頓。
蘇老大聽到這裡,也是被我吊起來胃口。
他讓秘書給我們一邊斟茶,一邊把腦袋朝著我這邊湊了湊:
“錢仙師,關於老朽這隻三足奩,有何高見?”
我也不再給蘇老大賣關子了。
我就告訴他:“根據宋朝時期的典籍所記載。
當年徽宗特別喜歡收藏書畫,也喜歡自己創作書畫作品。
當年他曾經和米芾鬥字,據說就是以他案頭的一隻三足奩為賭注。
而徽宗最喜歡的那一個三足奩,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