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得到陽城 (第3/5頁)
水墨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入迷,法衍自己也欲罷不能。
法正直到深夜才翻完了最後一頁,迫不及待地問:“這是上冊,下冊呢?”他眨巴著清澈的杏核眼,期盼地看向父親:“父親能找到下部不?”
法衍搖頭:“說實話,為父連上部都未曾見過。”
法正一擊掌:“那父親快把白天的差役喚來,他肯定知道下部在哪裡。”
深夜,燕綏也沒睡。戲志才把石墨與黏土燒結後成型,再浸入羊油中。石墨著色,黏土粘結,這樣造出來的筆芯誠然堅固,也能書寫。但……
燕綏拿著筆芯寫寫畫畫:“倒是堅固,但筆芯太粗了,這樣寫出來好生奇怪,字要是太小就不好辨認了。”
戲志才試著切割:“太硬了,不好細切。”他想了想:“或許應該在是石墨和黏土混合之後,先切成細條的模樣,再燒製。”
“若是有個工具就好了,”燕綏道:“類似於直接把混合物塞到鐵製或者木頭機關裡,另一頭便能擠出來細條。”
戲志才若有所思:“回頭我讓人好好思量下怎麼造。”
燕綏頷首:“嗯,有了筆芯,外頭再用木杆圍起來,就不用擔心墨會蹭在手上,鉛筆也不容易折斷了。”
她拿了一塊木頭比劃了一下,示意道:“應該把這芯一根一根地放到木杆的中心裡去。”不過,總不能在裡頭掏個洞吧,那也太麻煩了。
“莊主,這個好辦。”這難不倒戲志才,他直接用工具在木杆上刨出一個個凹槽,笑
道:“到時只要把筆芯放進凹槽裡,再用膠把兩個木杆粘起來,筆就做成了。”
燕綏欣慰道:“還是志才思維敏捷,如此就有勞你了。”
戲志才的動作很快,壓筆芯的機關雖然還沒做出來,但讓木工把石墨黏土的混合物切成一個個細條也可行。
一人一天切上幾百個不再話下,何況燕綏撥給他的木工坊有四十五人之多。雖然多是流民中選的擅長手工活的學徒,但這種簡單的活計都能做得。
戲志才讓人把木杆刨出一個個的凹槽,再切為成年男人手掌的長度,十幾個人全速動工,幾天就做出來了上千個。
其實最費時費錢的反而是粘合木杆的膠。戲志才試著用生石灰、蛋清製成的膠水粘合,但效果不盡如意。
他試著製作粘性很強的魚鰾膠,但這東西搗爛太費力氣,河魚出產的膠也很少,成本高昂。
最後只得用了豬皮膠,豬皮也不便宜,經過蒸煮、搗爛和過濾之後才能得到。好在一根根鉛筆體積小,用的膠很少。
“要制膠還是得用橡膠樹才行,樹皮割開就有乳汁,稍稍加工下就能成膠水。”說到膠水,燕綏在記憶中搜尋良久,終於想起來去泰國時候導遊介紹的知識。
可惜了……
橡膠要種在熱帶地區,有的橡膠樹甚至低於十八度就不能生長,就算兌換了樹種也無用。
燕綏退而求其次,準備開春的時候兌換橡膠草。這東西根含乳汁,也可提取橡膠,生長環境要求也不高,在新疆那邊的河灘、水渠旁就有很多。不過三國時候新疆還是匈奴等胡人的地盤,去尋過於麻煩,倒不如兌換。
戲志才給燕綏算了一下賬,用鉛筆書寫相當持久,用下來成本比毛筆、墨汁和硯臺省下十之八/九。
聽完戲志才的彙報,燕綏痛快地表示:“儘管做鉛筆,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有一個經濟學規律,想必志才也觀察到了,所謂的規模效應。”
“莊主的意思是出產越多,單個成本壓得越低?”
“正是,試想誰不想讓自家孩子讀書習字,日後有出息呢?”燕綏覺得鉛筆在全國都很有市場:“就算不是為了功名,識得字也更好在城裡謀生,大字不識的人連訂契約都稀裡糊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