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如鼠的吳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亞局勢進入了最緊張的階段。張宇清楚地意識到,戰爭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們已經在九州附近集結了大批軍隊,並加快了對朝鮮和臺灣的間諜活動。大清的一切準備已經就緒,而日本的進攻時機顯然已經到了。
開戰的第一槍
戰爭終於在一個平靜的早晨爆發。清晨,張宇正透過系統監控著各地的軍情,忽然,臺灣海峽傳來了緊急電報:日本聯合艦隊已經在基隆附近海域開火,向大清駐臺的海軍發動了猛烈的炮擊!
張宇立即下令,臺灣駐軍全力迎戰,同時調動山東、福建的海軍增援臺灣。他的指示簡明而果斷:“不惜一切代價,守住臺灣,務必確保日軍無法登陸。”同時,張宇透過系統,密切跟蹤日本艦隊的動向,利用先進的技術優勢,對日本的艦隊進行干擾和反制。
臺灣海域的戰鬥異常激烈。日軍憑藉其精良的裝備和經驗豐富的海軍,在最初的進攻中佔據了上風。然而,張宇事先加強了臺灣的防禦工事,加上系統提供的精準戰術指導,大清的海軍迅速調整了防守策略。日軍的登陸企圖屢次被挫敗,海戰逐漸陷入膠著狀態。
就在海戰如火如荼進行之時,朝鮮半島也傳來了緊急訊息。日軍在仁川港口附近開始大規模登陸,朝鮮的防線岌岌可危。張宇毫不猶豫地下令駐守朝鮮的大清軍隊與朝鮮聯軍迅速展開反擊,務必將日軍阻擋在登陸線外。
朝鮮戰場的激戰
朝鮮戰場上,日軍兵力雄厚,裝備精良,尤其是他們的步兵和炮兵部隊配合得天衣無縫。在仁川港附近,大清和朝鮮的聯軍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血戰。張宇透過系統實時監控戰局,指揮前線將領進行戰略調整。他下令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先讓日軍佔領部分港口,隨後再圍剿。
日軍果然上當,在登陸成功後,便迅速向內陸推進,試圖佔領更多的戰略要地。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大清的軍隊早已在各個要塞佈下重兵,等待著他們的到來。當日軍主力深入到仁川以北的山谷時,張宇透過系統發出了總攻的訊號。
“全線出擊,包圍他們!”張宇的指令迅速傳達到了前線。
大清的軍隊在山谷兩側的密林中發動了突然襲擊,日軍在一片慌亂中陷入了重圍。戰鬥異常激烈,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張宇的戰術部署顯示出了極大的優勢,日軍雖然裝備先進,但面對大清軍隊的層層圍困,逐漸失去了抵抗力。經過數日的鏖戰,日軍終於不得不放棄繼續推進,開始向海岸撤退。
這場戰鬥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大清軍隊計程車氣,同時也讓朝鮮聯軍恢復了信心。張宇立即命令各部隊加緊鞏固陣地,準備迎接日軍的下一波進攻。
東京的動盪
與戰場上的局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京的高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盪。張宇透過系統瞭解到,雖然日軍在前線屢屢受挫,但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依然堅持不懈地推行他們的侵略計劃。然而,隨著戰爭初期的失利,東京的政壇內部開始出現分裂,部分官員和軍部高層開始對這場戰爭的前景表示懷疑。
張宇敏銳地察覺到,日本國內的動盪是他反攻的絕佳時機。他下令大清的間諜組織加強對日本國內的滲透,製造更多的社會動盪,特別是在東京的核心政壇製造混亂。與此同時,他還命令大清的海軍對日本本土的港口進行小規模的騷擾性攻擊,進一步打亂日本的戰爭部署。
這些策略很快見效。日本的經濟逐漸陷入困境,民眾的生活也受到戰爭的嚴重影響,反戰情緒開始在國內蔓延。東京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他們需要繼續對大清施加軍事壓力,另一方面,國內的動盪已經使他們焦頭爛額。
東北的隱患
儘管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