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府遺珍(中) (第2/2頁)
血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香棒長長短短密佈坑底!
當過兵的關興權只看了一眼,就明白為什麼張楠說那些香棒是用來“定型”的!
一個長大約兩米,最寬處大約一米六七的橢圓形“圓弧包”出現在關興權眼前——下面埋藏物的位置、距離坑底距離全部被形象的反應了出來。
“外邊怎麼樣?”
“村子裡那邊已經有人在燒晚飯。”
聽到關興權的話,張楠道:“先開個口子。”
工具已經準備好,拔掉幾根香棒放一邊,工兵鏟先剷掉上頭20來公分厚度的一層泥土,然後再用種花用的那種小號鐵鏟小心取土。
一會功夫,“圓弧包”邊緣位置的一件器物就出現了——這是件青釉雙耳瓶,直口,細長頸,近口沿處飾雙貫耳。
而就在這個瓶子的四周,秘密麻麻、一層又一層的各式瓷器在土中疊壓在一起!
關興權就算見慣生死,也被眼前這一幕給震驚到:這麼一大片,這有多少?!
而且張楠前幾天從劉阿姨所住的房間牆壁裡取東西時,關興權就在那幫忙,見過一個類似於眼前這個瓷瓶的瓶子。
當時張楠告訴他那是滬上黑市淘的,花了100塊,20年後價格只有天知道——那是件南宋瓷器中的精品!
“阿楠,我們那輛車估計運不走!”
瓷器不是黃金,可以隨便用東西裝——分門別類包裝,又要防著這2000來公里汽車運輸跑下來意外損壞,這保護性外包裝一定要牢靠!
關興權一估計就有數了,這體積一定小不了!
清理了一小塊地方,除了那個雙耳瓶,張楠並沒有取出其他任何一件瓷器,連原本上層覆蓋的泥土都給蓋回去薄薄一層。
這裡不僅僅有瓷器,還有青銅器,這下關興權算是搞明白了,那臺探測儀的反應為什麼那麼奇怪!
有個疑問:但這裡明顯是個窖藏,而春秋戰國的青銅器基本上就沒可能和宋代的瓷器埋在一起!
其實因為這些乍一看是春秋戰國時期式樣的青銅器,其實就是宋代鑄造的:宋時仿製上古時期青銅器很流行,但那時銅幾乎就等同於錢,所以那些銅器在宋時也是極為貴重的物品。
張楠已經在開始收拾工具,將一大塊彩色雨布蓋在大坑上,四周用土塊壓住。
“明天再幹吧,這活晚上容易出錯。給姐夫打電話,讓他開輛車來,我們這幾天把東西搬賓館去,到時候一起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