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武學障阻礙破金丹 (第2/3頁)
愛吃排骨雞翅的葉神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尚淺、積累不足;亦或是對於武學的鑽研尚未臻至足以突破金丹期的境界。
不僅如此,這種觀念代代相傳,師父們也總是這般告誡弟子,久而久之,它已然成為了武者之間約定俗成的共識。
然而,直到北宋末年,少林寺那位默默無聞的掃地僧橫空出世,才終於揭開了“武學障”的神秘面紗。
依照他的理論,修習至高無上的武功之時,必然會與“武學障”相伴相生。而且,隨著修行者對武藝鑽研愈發精深,“武學障”也會變得越發強大。若是無法深入探究武學之道,便絕無可能實現從築基期到金丹期的跨越。如此看來,這無疑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以當時的狀況而言,似乎根本找不到解決之法。
實際上,當武者被“武學障”纏身之後,他們體內不僅會產生各種隱性疾病,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病症將對他們未來的修行造成極大阻礙。具體來說,當患有“武學障”的武者試圖從築基期巔峰跨越至金丹期時,他們丹田內所凝聚成的金丹外層將會形成一層異常堅固的金黃色外殼——即所謂的“武學障”外殼。這層外殼宛如雞蛋殼般嚴密地包裹著元嬰,使得後者只能在其中悄然孕育成長。
然而,問題在於這層“武學障”外殼實在太過堅硬,幾乎堅不可摧。無論武者如何努力,都難以將其擊破。於是乎,被困於金丹之內的元嬰便失去了破殼而出的機會,最終只能命喪黃泉。
相比之下,那些並未受到“武學障”影響的武者們所結成的金丹,其外殼通常呈現出淺黃色調。這種正常的金丹外殼在硬度上要遠遠遜色於“武學障”外殼,正因如此,十位處於金丹期巔峰的武者當中,少說也能有一人成功突破瓶頸,晉升為元嬰期修士。
可惜的是,數千年來,人們已經很少見到淺黃色的金丹外殼。久而久之,眾人逐漸預設了金丹的外殼理應是金黃色的這一觀念。
掃地僧在鑽研武學之道時,持續地運用佛法去消解武學之中那極其細微的“武學障”所帶來的潛在危險,並將這些隱患扼殺於搖籃之中。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具備對自身軀體極其敏銳的感知能力。只有如此,方能洞悉自己的身體究竟在何處存在著微妙的問題。
倘若對身體不夠敏感,等到察覺到“武學障”之時,恐怕已然病入膏肓,即便是如掃地僧這般強大的人物,也僅僅只能緩解症狀而無法根治。
而掃地僧恰恰就是那種對自身狀況有著超乎尋常敏感度的絕世高手。這類武者的珍稀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各類稀有的神奇體質。他們猶如鳳毛麟角般罕見,舉世難尋。
如果只是對自己的身體敏感而不瞭解“武學障”的知識,也是無法克服這種障礙的,而且很明顯掃地僧並沒有準備將自己研究的“武學障”的知識傳授給大家。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像他這樣的體質的人實在太少,告訴他們也沒有任何意義,反倒會打消他們學習高深武學的積極性,最終對中原武林反而有害。
實際上,掃地僧金丹期的金丹外殼就是淺黃色的,他後來在檢查慕容博和蕭遠山的丹田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是卻毫無辦法,他也沒有任何解決的途徑。
掃地僧歷經兩百餘載,足跡幾乎遍佈整個元朝的疆土。他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只為尋覓能夠治癒“武學障”之法。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如今中原武林的丹藥煉製技藝已經大不如前。三階及以上的丹藥竟然無一人能夠成功煉製,據他推測,能夠治癒此症的起碼需要達到五階甚至更高階別才行。然而這並非最為關鍵的所在,最要緊之處乃是在於那丹方,因為其早於數千年前便已失傳。
若不幸染上“武學障”,又苦無良方可醫,則金丹期武者的金丹外所覆蓋的金殼將會成為晉升元嬰期的巨大阻礙。所以這麼多年來只有避免了“武學障”的掃地僧突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