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跟著病人去了ICU。 在ICU,田主任親自檢查病人的喉頭水腫情況,發現已經消退了。 於是親自拔了氣管插管,看到病人生命體徵平穩,再親自檢查床旁備的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的包。 病人清醒過來,鬧著肚子餓,要吃東西。家屬被苗主任帶著,隔著玻璃探訪,看到精神狀態不錯的病人,家屬也放心了。 三博的手術太多,怕韓主任忙不過來,本來想帶著楊平宋子墨連夜趕回去。但苗主任堅決不讓,說幫忙做了這麼大手術,一餐飯都沒吃好,空著肚子回去,以後苗某人還怎麼面對韓主任,怎麼好意思請教授做手術。 這一餐飯已經上升到人品高度了,不吃還不行,田園左右為難,韓主任打電話指示:在石坡吃晚飯,明早再回,明天的手術他全部代勞。 既然韓主任發話,就留下來,讓這兩小子也嚐嚐山區的特色風味。 宋子墨說:“老韓明天只能帶小五張林開骨盆了。” 楊平笑道:“張林又可以發幾張朋友圈了。” 時間也下午六點了,苗主任開車帶大家到一家賓館,石坡賓館,賓館老舊破爛,不金碧,也不輝煌,但是冠以石坡二字,就知道在全縣的地位了。 裡面綠樹成蔭,大家沿著彎曲小道,來到一個獨立包間,裡面擺著一個大圓桌,起碼可以坐二十人。 那個病人的哥哥,穿閃光的黑襯衣,已經坐那等候,立刻起身,躬身握手:“感謝,感謝,舟車勞頓,不辭辛勞,替小弟操刀,不勝感激,略備薄酒,請坐,請坐。” 這話說的文縐縐的,像打了草稿念出來的,這操刀兩個字,楊平感覺有點不對勁呀,也不知道哪裡不對勁。 面對大門的位置,首座,苗主任引田園入座:“這位就是病人的哥哥,杜先生,這可是我們石坡的能人。” “見過,久仰!”田園跟他再次握手。 “哪裡哪裡,只是時代好,政策好,一隻風口的豬而已,不足為提。”杜先生擺手。 田園讓苗主任坐:“苗主任,你不落座,我們怎敢入座?” 苗主任臉一拉:“田教授,見外了,客隨主便,請!” 幾經推拉,田園落座,苗主任右邊作陪,再右邊是楊平、宋子墨,田園左邊的位置空著,隔空之後,依次是石坡人民醫院的業務副院長、醫務科科長,還有一個是杜先生的妹夫。 桌子上擺上一罈酒,瓦罐裝的,古色古香,標籤是毛筆寫的字,貼上去的。 “這酒是杜先生家裡自釀,精選高粱,傳統配方,古法釀酒,我們縣每逢投資客商貴賓來訪,都是用杜先生家的這種珍品招待。”苗主任介紹。 這個杜先生家族,在石坡,就是靠祖傳的釀酒手藝起家,然後多元化發展,產業遍佈石坡周圍縣市,涉及旅遊、房地產、酒店等。 這時有人進來,苗主任等人起身:“董院,董院來了!” 董院夾著公文包,走路身體有點俯身,往前衝的感覺,進來立刻跟田園握手:“田教授呀,辛苦辛苦,坐坐。”然後在田主任左邊坐下。 韓主任和三博醫院的骨科是他們石坡人民醫院的堅實後盾,董院長為了表示重視,特意抽空過來。 人都到齊了,上菜,倒酒。九個人坐這麼大一個桌子,吃菜都不方便,楊平想。 “小宋和小楊開車,不方便喝酒!”田園幫他們解釋,自己先接了酒。 一輪酒倒齊,菜上了好幾個,董院長舉杯說:“借花獻佛,感謝田教授、楊教授、宋教授不辭辛勞,下鄉指導手術,感謝韓主任,感謝三博醫院,來!” 董院長把第一道菜轉到田園面前,用公筷夾一塊雞肉放田園碗裡:“窮鄉僻壤,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這是石坡南寨走地雞,在省裡也是少有名氣,這些雞都是在山野放養,不用一顆飼料,全是穀物餵養,純菜籽油生炒,味道鮮美,嘗一塊。” 田園夾起雞肉,小咬一口:“果然名不虛傳,難怪大家說石坡到處是寶,大家都吃!” “來來,這兩位年輕教授,太低調了。”董院長一人夾一塊雞肉放他們碗裡。 “這是石坡河魚,野生河魚,漁船打上來的,一個小時前專門叫漁夫去打的,打上來立刻送廚房清蒸,不敢耽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