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第3/5頁)
酥脆餅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邊互相討論,交流意見。
禮堂的燈光熄滅,他們剛剛點評完一個義大利電影,接下來,是來自遙遠東方的入圍影片。
電影螢幕上的光芒映在每一個人的臉上,《seorchestra》,參展名冊上寫了備註,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拍的紀錄式電影。
所以這些演員的真實命運,也映在了每一個人的心裡。
進入片頭。
音樂是合奏,古老東方的韻律,聽得人似懂非懂。
畫面是傳統中國樂器的特寫,琵琶,演奏史;中阮,演奏史;箜篌,演奏史……一部部樂器史,也對映了這個國家的古老輝煌。
背景則是敦煌壁畫,鮮艷地鋪展開來,飛天,披帛環繞,素手撥弦,都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壁畫中有跡可循。
它用絲竹交錯和繽紛畫卷,展示一種文化的璀璨。
接著,進入了有演員的開場,光線偏暖偏黃。那是夕陽從窗欞拉出的一縷光線,虛焦中晃動的人影,轉換成實景……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
她叫單慧琳,樂團指揮,這個是她的文字介紹。她戴著眼鏡,顯得學識端莊,目光正從一張遺像中挪開。
她微微垂下眼簾,手裡在擦拭一把柳琴。
畫面給了琴一個特寫,在光塵翩躚下,訴說著恆久的年華。
搖臂鏡頭拉遠,這是一個巨大的音樂廳舞臺。有工作人員來來往往,在舞臺指揮下,把椅子並排放好。單慧琳走過去,將柳琴放在其中一個座位上,一旁挨著的椅子,放著一把琵琶。
柳琴和琵琶頭挨著頭,單慧琳低聲說:&ldo;我們的音樂會要開始了。跟我們一起聽著,啊。&rdo;
一個老頭兒搖著輪椅過來,在那座位前沉默了片刻:&ldo;還是……把曾華庭和阿薔捱到一塊兒了啊。&rdo;
老太太點點頭:&ldo;他喜歡她。就挨著吧。去了那邊兒也好找她。&rdo;
伴隨這句娓娓的話語,鏡頭移到了那張黑白遺像上,正被工作人員拿走,離去。照片中的老人,在微笑。
片頭字幕在這裡結束,故事算正式開啟了。
國家大劇院的音樂廳臺上,一曲恢弘而激昂的合奏曲,帶著令人驚艷的神秘,一瞬間調動起了觀眾的所有感官。即便這曲子,用的不是現代音樂寫作手法,並且很有東方風味,但它確實令人驚艷公子紅顏之男色來襲。
創作這首曲子的樂團,確實足具才華。此刻,國家大劇院整齊的舞檯燈光下,是28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鏡頭從他們認真莊嚴的演奏前一一掃過,如水墨畫般,逐漸淡入回憶,色調和光影也為之一變。
那是四十年前,樂團人要更多一點,三十多個年輕人,三十多張朝氣蓬勃的臉。他們圍著一張桌子,衣著樸素,眼睛裡是奕奕光彩。
&ldo;你說咱們國樂的,也應該讓人們都聽聽,原汁原味的國樂吧?&rdo;
&ldo;上哪兒去找譜去,懂的人都不多,我倒是想弄。&rdo;
&ldo;就自己弄唄,合著你是不懂音律啊還是不懂旋宮犯調啊,咱們的雅樂樂譜被外國人燒了,但是華夏正聲不會斷,自己復原創作唄!&rdo;
&ldo;對啊,就算斷了,那是咱們的責任,也得拾回來。&rdo;
一群人懷抱著最初的簡單想法,慢慢的,在經年翻閱古譜、典籍的日子裡,它就變成了信仰和追求。沒有電燈,他們在油燈下,腦袋挨著腦袋,有時候爭得面紅耳赤,摔門砸桌;有時候又豁然開朗,抱著對方笑跳。
每寫一首曲子,各聲部招呼著排練,熱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