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不算什麼大事。”陸明似乎知道宋知書的心聲,故而他直接開口,免得宋知書尷尬。
“多謝陸明兄。”宋知書不由道謝一番,後者擺了擺手道:“宋先生實在是客氣了。”他很謙虛,也很恭敬,比第一次相見要溫和許多。
“陸明兄才是客氣,一口一口先生,說的宋某有些不好意思。”宋知書出聲,他是覺得陸明過於客氣,只是後者卻搖了搖頭道:“宋先生不知,您的文章學生已經閱讀,大有所獲,若不出意外,要不了一段時間,學生便能晉升知行境。”
“稱呼一聲先生,絕對不是生疏。”
陸明認真開口,倒是讓宋知書有些高看,畢竟對方乃是名人之徒,案例說會有一些傲氣,可簡單接觸,完全沒有任何一點傲意,謙謙君子,也不過如此。
“客氣。”宋知書拱了拱手,也沒有多說什麼,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需要說太多,也無需顯得太過於熱情,知曉彼此的心意就好。
原本想要詢問關於大儒的事情,想了想宋知書還是沒有開口。
如此,一炷香後,宋知書再次來到書院,只不過這一次陸明將宋知書待到一個閣院當中,隨後便自行離開,全部過程一句話不說,顯得格外神秘。
閣院內,宋知書安靜站著,大約一刻鐘後,三道身影推開房門,為首的是周文淵,身後站著兩位老者,一位身材有些矮小,面容慈祥,另一位看起來滿是正直,頗有一些嚴師之態,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特色,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宋知書不敢託大,連忙上前朝著三人一拜:“學生宋知書,見過三位先生。”
“宋小友,生疏了,這位乃是家師古云大儒,這位則是家師好友,寧平大儒。”周文淵笑著開口,隨後介紹身後兩位老者,此言一出,宋知書朝著兩位深深一拜:“見過古云大儒,見過寧平大儒,晚輩實在是受寵若驚。”
宋知書確實受寵若驚,兩位大儒親自來見自己,這如何不讓人感到受寵?
要知道,現在一些內門弟子都見不到周文淵,唯有真傳弟子或者真傳長老,才能相約周文淵,那想想看大儒是什麼級別的人可以相見?
少說也是首席大師兄這種級別吧?或者四宮殿主,亦或者太上長老,太昊劍宗掌門。
現在兩位大儒親臨,如何不讓宋知書感到受寵。
“宋小友,請坐。”
寧平大儒開口,他讓宋知書落座,隨後看了一眼周文淵,後者立刻明悟,當下離開房間,將房門關上。
待房門關好後,寧平大儒直接出聲:“宋小友,老夫為人直接,也不想藏著掖著,你著寫的這篇經文,我等已經看過,說實話聖人之筆也不過如此。”
“但我與古云大儒十分好奇,這篇經文是不是你所著寫,還請小友親口告知,當然若是小友不願回答,權當做我等唐突。”
寧平大儒開口,他上來第一句話的確很直接,詢問這個尖銳的問題。
大學,這是四書五經之一,可謂是前世儒家瑰寶,這樣的經文,可不是等閒之輩可以寫出。
真正瞭解文學的人會知道,文章這種東西,絕對不是偶然天成,一定要有深刻的感悟,才能著作出來,個人思想,環境因素,剎那頓悟,最終才能著出一篇文章。
就好像有些詩人,他名氣不是很大,對比李白杜甫完全不如他們,可偶然之間,寫下的一篇詩詞,卻能流傳千古,就是如此。
而且時間無法產生思想,同樣的文明,不一定能誕生同樣的文章,就好比這個世界,時間彷彿不值錢一般,動輒幾萬年,十幾萬年,百萬年的歷史。
按理說詩詞文章儒家思想更加發達,前世古華夏的詩詞文章,也才不過五千年的歷史,為何放在這個世上會引起這麼大的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