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文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唉!!歲月蹉跎,為何而立之年卻深感不惑明洞於天命。回想起我這些年的歲月奔波,原本以為迎來了盛世開典。卻終不過是黃粱一夢,只能夠在如今的歲月之中苟活於世,不得不讓人無奈。
面對孔鮒的嘆息,此時的陳餘和張耳兩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面對如今的局面,三人只能夠以淚洗面。似乎世道的滄桑鉅變,正好擊潰了曾經的少年意氣風發。
雖然外面寒風凜冽,卻依舊擋不住中年人的熱情似火。張耳就勸阻說道:“先生莫要再講吓去了,當初我事信陵君時,也曾渴望可以匡扶天下,只可以人微言輕非與命運抗爭爾!
我們都在渴望著仁義道德的時代,似乎每一個文人智者的最高追求,都是希望可以以禮安天下。殊不知天下共禮不過是沙丘浮舟,終在夢裡的故事罷了。
如今秦國平定天下,想到的不是招賢納士,安定天下。只不過是一個國家的崛起走向輝煌罷了,沒有包羞忍恥的大度,終究會成為黃粱一夢。”
所以建立大一統王朝需要做的出路到底是什麼,是用儒家的禮儀教化,是道家的無為而治,還是法家的依法治國,亦或許是墨家的兼愛非攻。
似乎諸子百家的爭論持續數百年之久,沒有最終的勝利者,更沒有永久的失敗者。諸子百家作為國家體系的衍生品,更是新時代國家建設的根基。
陳餘則是氣憤的說道:“原本以為我們會見證秦國的崛起,給與天下百姓帶來不一樣的生活,更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我們也可以有所期待和力所能及。
恰恰事與願違,似乎每一個全新的時代都改變不了貴族之間利益的分配,早已經忘記了當初的理想和抱負。只是覺得征服了別人,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樣的國家我覺得不會存在太久!!”
孔鮒還是有著儒家的思想,當初在泰山和墨家的相遇,讓他就知道了未來的使命。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雖然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原本想要大展拳腳,卻不曾想這個時代和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
以至於孔鮒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對的,是不是應該這樣做,是不是說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所有的疑問在此刻並沒有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無奈的結局。
“我倒是覺得,我們既然是改變不了環境,也只能夠適應環境。畢竟這種事情對於我們來說是極為艱難的事情,等待或許是最好的結果,可是老夫今年已經到了不惑的年紀,是看不到這種盛世了。
我所悲嘆的是明明受命於諸子百家,也終於可以在無憂無慮之中完成這一步棋。我們是來源於周王室,這是華夏大道,最終也一定是要回到國家的建設之中。
想來想去,還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答案!!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真的想放棄,好好地做好自己,畢竟腳踏實地,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張耳則陷入了沉思,畢竟當初他也是在朝為官,雖然那個時候是在魏國做官,現在已經改朝換代了。只能夠在底層的地方苟活著,讓原本會的本事不斷絕罷了。
根據自身的經歷,此時的張耳也是用逆向思維開始推敲,推敲一直以來的國家政策和各種局勢變化。似乎阻止他前進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高層的利益分配,這是一個簡單又直接的原因。
與此同時他還有喘息的機會,這就說明國家其實也在想著變化,對於人才的態度和認識有著不同的認知和對待。大一統王朝龐大複雜的體系要面對眾多的問題。
全系的體制生態需要做出犧牲,這一切都是自然法則規律。只不過資源的分配對於既得利益者來說自然是儘自己最大可能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如何能夠和皇帝一樣留存千秋萬代,就需要在開始就定好基調。
世世代代的成為貴人,對於所有為秦帝國做過貢獻的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