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第1/1頁)
完顏紹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記(2)new
自白
歸結上述,我的通俗文史讀物的撰寫,大體就是依靠善於借鑑學人成果、勤於搜閱史料文獻 和運用個人的些許悟性這個&ldo;三角架&rdo;的支撐。關於借鑑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這一條,我從 不隱諱。所以凡有人誤認我為&ldo;專家&rdo;時,不免心惶顏赧,輒以我是專家的門外徒孫聊為自 解。好在自己常照鏡子,知道是什麼嘴臉,守定在另一個層次上、另一個題目下,用另一種 語言或方式做表述,決無逾越雷池去真正的學術領域裡玩弄魚目混珠的動機。已故的歷史學 家樊百川先生說:&ldo;搞歷史與搞文學哲學不一樣,不需要天才或聰明。一個中等智力的人, 只要肯用功,就能做出成績來。&rdo;何況我輩還僅僅是做些通俗的文史撰述呢?
感謝
知我最深而博學多才又兼擅多種文體的李海生君,是他的循循誨勸把我引入文字生涯;其後 再引薦我拜識曾經研治哲學歷史的新聞評論家和民俗學家仲富蘭先生,再得到仲先生的多方 面鼎力贊襄。這兩位,實在是我的出入於師友之間的兄長。
天津教育出版社的秦呈瑞老師,除卻對發掘此類社會史題材的慧眼先具之外,還有一份長者 對後生多加照顧的情懷,體諒我等煮字為炊者的艱辛。本書的前身《封建衙門探秘》(1994 年)的出版,要特別感謝秦老師的鼓勵和照顧。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陳稼禾老師和金良年先生,我的另一本書《流氓的變遷》(1993年)正是 他們熱忱鼓勵與扶植的成果。
完顏紹元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