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敵死了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趁著他們虛弱出兵,那等他們恢復過來,豈不是更難對付?”
這時,一直沉默的門下省諫議大夫,王珪站了出來,他神色溫和,語氣平和卻又不失堅定:
“陛下,臣以為溫大夫和李將軍所言皆有道理。
戰爭非兒戲,既要考慮到軍事上的時機,也要顧及國內的民生狀況。
依臣之見,不妨先加強邊境防禦,派遣精銳部隊震懾突厥,同時在國內繼續休養生息,積蓄力量。
待時機更加成熟,再一舉出兵,方能穩操勝券。”
程咬金站出來,也提出自己的意見:
“俺老程聽說,大唐和突厥的邊境經常發生摩擦,不如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一點點的消滅,怎麼樣?”
李世民都逗笑了,笑著說程咬金:
“知節,突厥幾十萬大軍,你這樣一點點的消滅,得消滅到什麼時候去?”
程咬金呵呵的笑,不好意思的說:
“俺老程這不也是提出個建議嘛。”
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時,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向前邁了一步,神色凝重,目光掃視著朝堂眾人,緩緩開口:
“陛下,諸位同僚。
我認為此次對突厥用兵,情報收集至關重要。
我們雖知突厥內部有紛爭,但對其具體兵力部署、將領情況以及戰略意圖,仍需深入瞭解。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戰場上佔據主動。
臣建議即刻派遣密探潛入突厥,收集情報,為後續作戰計劃提供有力支撐。”
杜如晦條理清晰的分析,引得不少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此時,戶部尚書唐儉站出來,憂心忡忡地說道:
“杜僕射所言極是。然而,籌備戰爭所需的大量物資和資金,對國庫而言也是巨大的壓力。
雖說張大人此次充盈了國庫,但長久的戰爭消耗,恐怕還是難以支撐。
臣建議在國內推行一些鼓勵商業發展的政策,增加稅收,同時合理調配資源,確保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
李世民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唐愛卿所言,切中要害。
戰爭不僅是兵力的較量,更是國力的比拼。”
張路一聽,這不是又是說自己了嗎?趕緊站出來表忠心:
“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大唐鞠躬盡瘁,肝腦塗地。”
這時候,太子李承乾站出來說:
“大家說的都很好,我就是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大家。”
李世民很想聽聽,好大兒想說什麼:
“高明,你說說什麼問題?”
“自隋煬帝登基後,又是修大運河,又是三徵高麗,接著隋末大起義,直到父皇平定最後一個梁師都。
我想問問大家,大唐有那麼多空閒的壯勞力參軍入伍嗎?”
隋煬帝在位時期,短短十幾年時間,嚯嚯沒了一代人,到大唐整整少了一千多萬人,那不是開玩笑的。